1. 首页 > 财经资讯

房地产迎来史诗性一刻:空头被拉爆,龙头股上涨超50%,能否重演2015年超级周期?

在经历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上涨之后,港股房地产板块是向左还是向右,这是市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3月18日,内地房地产股再度上涨,99只标的中有58只集体上攻,前期表现凌厉的融创中国、新城发展、旭辉等均有上涨。而在此前的3月16-17日,地产股两次直线强势上冲,上演拉爆空头的史诗一幕。

1.jpg

图片来源:智通财经APP

在从16日下午再到17日全天的资本市场交易中,中资与外资形成了一致预期,共同买入房地产股、互联网科技板块,成为港股两道最靓丽的风景——这与此前外资的做空形成鲜明对照。

发生了什么?

2.png

3月1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专题会议,提出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随后,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外汇局等各大部委随后共同发声,喊话稳预期、增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其中还重点提到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这样的态度历史罕见。

于宏观经济而言,这是中国经济的历史性大转折时刻,此前的各种调整、收缩或将趋于尾声,政策底已经出现,而且政策会开始趋于温和、纠偏。

于地产行业分析,在经历销售下滑、竣工下挫、融资失血、股市腰斩等负面消息后,高层及各大部委的支持将成为渡过这个寒冬的棉被。后续政策有望在供需两端齐发力,带动地产板块的回升,并促进其在资本市场估值持续修复。

但在经历两天的暴涨、18日的多空纠缠之后,市场的疑虑在于,港股的房地产板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A.在政策的春风之下,行业能否重演2015年的超级周期行情?

B.抑或是大量获利盘的出现,市场的不明朗,导致空头再度带着更多的炸弹堆积在门口?

C.整个地产100强的生态和竞争环境已然改变,这是与2015年时最大的不同变数。

梳理了这些迷雾,则有可能让我们把握住2022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房地产行业投资主航道。

做空概念股的崛起

在这一轮房地产股的暴涨中,旭辉是第一阵营的主力,其16、17日股价分别上涨23.25%、32.93%。

除却旭辉外,龙湖、新城、龙光等优质房地产企业,均是这一轮房地产股上演“奇迹日”上涨的主角,而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被做空的地产概念股。

被做空的地产概念股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优质地产民企、现金流强劲、此前股价跌幅远逊于其它内房股,但又于近期倍受做空资金困扰。

3.png

图片来源:智通财经APP

以旭辉为例,根据智通财经APP的统计,在2022年1-2月期间,旭辉的每日沽空金额一般都在1000万-2亿港元之间,仅有4次沽空金额超过2亿港元出头,最高为1月20日的2.8亿港元。

战况急转直下,至3月份徒然升高,截止至3月16日,12个交易日中有8次超过2亿港元,其中3月16日的沽空金额更达到6.44亿元——这也是旭辉股价大跌的时点。

蹊跷的是,3月14日,瑞银发布了针对旭辉的做空研报,将其股票评级从“买入”降至“中性”。瑞银在报告中表示,旭辉控股大量项目为合作开发项目,且合作对象多为民营企业,可能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众所周知的是,做空机构的做空筹码:新闻或是自媒体发布各种信息、研报或是做空报告覆盖、做空资金提前在标的下堆积弹药。

将此方式代入到旭辉中,会发现是相同的路径。同时,类似的一幕,在同样优质的房地产民企龙湖、新城、龙光等同样展现。

4.jpg

图示:新城发展的股票卖空情况一览表

但做空资金不熟悉中国国情,在前期获利盆满钵满的风口中,未想到直接撞上3月16日政策冰山,直接被拉爆。

梳理一下整个房地产板块过去三个交易日的涨幅,最大的涨幅并非随着行业一起下跌的企业,而是在过去一个多月中跌幅比较大的企业,而这些也是做空筹码最集中的企业,如上述所提及的龙湖、旭辉、龙光等。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剧目,是因为资本市场固有的投资逻辑:选择那些强势的、业绩和现金流优良的、成长性最高、市场份额大的龙头股。龙头股代表着行业地位,业绩和现金流是基本盘,成长性高则蕴意未来的成长空间。

16日,旭辉回应瑞银的评级下调报告称,公司现金充足,表外负债并非高达900亿,“旭辉在手项目的并表比例约56%,而非35-45%。”公司自去年就已启动风险合作方分类管理,即项目层面的现金流管控和股权层面的归边,且对出险公司项目已基本完成谈判。

在股价连续两日大幅反弹之后,旭辉总裁林峰表示,此前地产股被空头过度打压,现在正常修复,特别是旭辉其实没有任何财务风险的,此前是硬被做空,所以这次市场反弹幅度也就处在第一阵营。

做空还会在路上吗?

在房地产上涨潮之后,做空还会在路上吗?

结论是:金钱永不眠,做空从不缺席,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标的。

做空与做多一样,倘是要收获最大的收益,最先是看行业,其次是选企业,选择一个下行的行业才能在放大镜中瞄准正确的标的。

房地产行业是否走出底部,需要有三个底部的确认:政策底、市场底和企业底。

在这三个底部上,除却金融委、几大部委的吹风,新近从中央到地方诸多政策纷相出炉,包括全国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规范化管理,并购贷款不计入“三道红线”,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超过55个城市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优化等,都预示政策底已然走出。

但市场底和企业底仍有待确认。

从需求端的市场而言,居民购房需求仍偏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以按揭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

5.png

2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超过47%。多个重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数据均表现不佳,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下滑幅度尤为明显。

6.png

未来仍有待3-5月份的销售情况,如连续多个月房产销量回暖,方可证明市场底已然走出。

从企业底来看,不同民营房企之间分化非常明显:目前仅龙湖、碧桂园、旭辉、美的获批了中票额度,在并购贷方面,已经取得并购贷额度的民企包括碧桂园、美的、旭辉和瑞安。由此可见,对于头部民企来说,金融资源的倾斜十分明显,可以说企业底已经不远了。后续的关键还是要看整个行业债务率约的情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信心。

从债务到期情况看,2022年116家典型内房企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为2300亿元。此中,3月和7月是相对还款高峰期,行业仍面临流动性压力,而预售监管资金的松动程度则决定了问题解决的难易。

7.png

在市场底和企业底未走出之际,地产股仍有极大概率被做空盯上,区别仅仅在于做空的标的和金额的大小。

利好之处在于,政策之风或会持续吹拂,而对于恶意做空的打击或会由国家队出场。

以政策为例,虽然坚持房住不炒,但未来针对优质房企的货币政策会继续适度宽松,不但要传递信心,而且要精确滴灌,要确保有足够竞争力的企业都活下来。

在打击恶意做空层面,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曾指出,这一轮股市下跌的背景非常复杂,核心原因不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估值过高、蕴含较大调整风险,而是遭遇了外部地缘政治冲击、中美博弈与国际投资者恶意做空的共同打击。他明确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通过多种措施稳定股市。

小结

从史诗级的下跌,到奇迹般的逆转,地产股只花了四个交易日的时间。

事实上,2015年股灾时,地产股才出现过这样大范围、无差别的集体暴跌,就连一众央企也都没能扛住。2021年年底到3月初的房企暴跌,基本把所有优质房企都拖下水了,甚至做空机构将枪口瞄准了业内公认的优质企业,行业已经到了悬崖路口。

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内房股不断上演挤兑情节:国内银行不继借,国外美元债更落井下石了,债券价格打得很低,直接抬高了后面再发美元债的成本,甚至新的美元债都极难发出。民营地产公司不得不囤积更多的现金,土地流拍愈发频繁,而地产产业链一旦熄火,则对整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拖累。

在未来,短期内行业政策调控的主基调不会改变,但考虑财政、就业、上下游产业的拉动等,“稳经济”需“稳地产”,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稳定地产政策出台,并在供需两端齐发力,带动地产板块估值的持续修复。

但在这一轮的房地产下跌中,将会形成明显的地产格局分化,在资本市场普涨的格局很难再现,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高业绩确定性,及市场所谓“一低双高”特点的新一线房企将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新一线房企价值重估的核心:规模、盈利与财务安全的三角平衡。

为什么新一线房企较龙头房企估值修复弹性更大呢?首先在于一定规模基础之上相对确定的盈利能力。

从做空机构的选择角度而言,像旭辉、碧桂园、新城等新一线房企,在此轮做空中迅速反弹,不仅意味着市场对其的认可,亦有可能缘于企业自身拥有强大的现金流;再考虑到这些新一线房企未来的销售与成长,做空资金获利的空间不大,而中小可能暴雷的房企才是更适合的做空对象。

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也是平安、国信等一大券商研报的结语:在一个存量的市场里,随着快周转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房企远期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短期抗压能力强、经营稳健、综合实力突出的新一线龙头房企将持续受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