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知识大V”成火爆网络新IP

  曾几何时,提到“直播”,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直播带货,或是所谓网红。但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大V”在网络通过直播节目走火,让大众看到知识赛道在互联网直播领域的快速铺展。记者昨日从搜狐视频了解到,从本周起,有多达数十场科学直播节目在该平台开播,进一步推动知识科普在互联网时代的通达,“知识大V”愈加成为火爆网络的新群体和新IP。

  在风生水起的互联网直播中,除了信息、娱乐、购物消费,还能获取什么?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网友注意到,严肃知识开始进入网络直播节目中,“知识直播”大有越来越火的势头。

  如本月在搜狐视频密集开启的一系列科学直播节目,就包括了18日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陈征博士的《奇趣的科学实验:“水宝宝”玩具》;23日有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包坤的《光是什么?——科学史上的一场百年论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秦曾昌的《人工智能是如何利用数据来学习的》;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在19日和26日分别直播的《世界空间站史话》和《马斯克星航首飞幕后故事解读》等。

  推出知识直播节目的不止搜狐视频,快手也于此前推出了两季“快手新知播”,邀请百位知识大咖一起在直播间里与网友“嗑”新知,覆盖科学、军事、人文艺术等十余个“科普领域”;好看视频的《知识求真大会》直播节目在播出后热度高涨;抖音在今年初推出“知识跨年季”主题活动,邀请各领域知识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和系列直播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呈现知识盛宴。

  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浅显易懂的科普“高深研究”,记者注意到,这些知识直播节目的切入点都很有趣。比如中科院理论物理博士王一教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学现象切入,通过图片与手绘生动地向大众解答相对论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秦曾昌带领观众从科学哲学与想象的关系研究计算的本质,找寻计算的意义;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学博士顾垒,在直播中以专业植物学知识解释水果、蔬菜、花卉问题的科普内容,讲述植物背后的故事;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施郁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线索,通俗而又严谨地讲解百年来的物理学历史和发展状况,以及目前的科研前沿……

  科学领域自媒体作者王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最早的娱乐直播,到电商平台在这两年开启的直播带货风潮,国内直播行业已走过近20年的发展,而在其中,“知识直播”加入直播赛道,也许要从2019年疫情时开始,“那段时间,很多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都开启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直播,丰富大众居家生活,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所谓‘知识大V’的水平参差不齐、内容比较零散、课程不够系统、直播页面粗糙等,很难引发破圈效应”。他提出,此后几年的试水和不断发展,许多互联网平台因为注意到大众对通过直播进行“知识求索”有着极大兴趣,逐渐开启了节目制作、运营、传播的全链条系统化提升,由此让这类型的节目,在今年迎来量质双爆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印证了价值直播时代的到来”。

  晦涩的专业知识能通过直播被网友接受吗?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类节目的火爆——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博士,互联网大咖张朝阳主讲的《张朝阳的物理课》日前在搜狐视频上线以来,每期都收获高人气,并在外部平台短期播放量超过300万。他的几乎每节直播课都会引发网友弹幕刷屏,“没想到,我的开学第一课,居然是张朝阳上的。”“我是文科生,我现在竟然在津津有味地看E=mc2是怎么推导的。”

  不难看出,知识直播节目,正通过专业知识分享、互动来带动价值直播,连接各个知识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他们分享平台及工具,也让观众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物理学、化学、数学、天文学、光学、声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学等在内的全方位知识。

  对于开辟互联网节目中的“知识赛道”,张朝阳认为,知识传播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仅能降低理解门槛,打通普通用户与专业大V之间的知识壁垒,更能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撬动更多顶级资源,深耕高精尖内容并分享。 记者孙欢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