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高管访谈】中国能建宋海良:积极推动能源融合发展 提升对国家战略支撑服务能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20日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速,相应的投资建设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进程加快等将给能源电力领域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宋海良表示,2022年,中国能建将积极落实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要求,奋力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为本公司第一核心业务、第一利润大户,积极推动能源融合发展,提升对国家战略的支撑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在宋海良看来,“十四五”是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交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窗口期,能源电力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具体看,一是能源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速,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左右,国家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投资建设市场潜力巨大。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从15.9%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从33.9%提高到39%左右,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三是能源新技术创新将迎来重要机遇期,随着《“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的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新技术应用,将迎来全面布局、多点突破的关键期。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宋海良分析,首先是能源安全仍然存在风险,电力、煤炭区域性时段性供应偏紧问题时有发生,油气对外依存度偏高,俄乌冲突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充分凸显了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性。其次,规模新能源消纳面临一定困难,预计“十四五”时期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每年新增1亿千瓦左右,电力供需实时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大幅增加,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新能源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第三,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煤电灵活性改造等电力系统调节成本的合理疏导机制尚未建立,需求侧调节能力未得到有效发挥,电价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国家战略支撑服务能力

  当前,政策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基建成为政策着力的重中之重。对此,宋海良表示,中国能建将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公司对国家战略支撑服务能力。

  一是从行业来说,坚决扛起基建领域主力军大旗,为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将基建领域投资作为今年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中国能建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将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贡献能建之力。

  二是从企业来说,坚持把企业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分别要力争实现3550亿元、158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作出贡献。”宋海良说,中国能建将挖掘一切有效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施策、多增收益,为稳增长作出新贡献。

  奋力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为本公司第一核心业务、第一利润大户

  宋海良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电力领域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电源增量的主体,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成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海上风电发展由“探索模式”进入“突破发展模式”,储能、氢能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新能源市场大有可为。

  为此,中国能建提出奋力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为本公司第一核心业务、第一利润大户的目标。同时,围绕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一关键命题,提出了具有能建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概括起来,就是全方位构筑“三新”平台。

  据宋海良介绍,“三新”平台即新能源、新基建、新能建。其中,“新能源”,就是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精准发力,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涵盖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多侧联动、多能互补等多个维度,体现“大能源”概念,总体可以概括为“新能源、大能源”。

  “新基建”,就是围绕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利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打造能源与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构建“大基建”体系,总体可以概括为“新基建、大基建”。

  “新能建”,就是坚持新理念先行、新思想引领、新战略致胜,重塑以服务“30·60”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企业发展体系,并不断放大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管理链协同效应,广泛深入拓展企业发展边界,形成“大能建”格局,总体可以概括为“新能建、大能建”。

  “能源融合发展”是能源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对于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宋海良表示,据测算,在整个碳排放结构中,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90%左右,所以,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牛鼻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

  “能源融合发展是整个能源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宋海良说,能源融合发展突出“四大融合”,即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不是简单作加法,而是水乳交融般的深度融合。同时,能源融合发展也不是代替其他行业的能源发展,而是与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携手同行,共同做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结合中国能建的实践,宋海良分析,未来能源融合将会朝着以下三大趋势蓬勃发展。

  一是“交融”,即多能互补、绿色转型。风、光、水、煤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从能源生产、输送、存储和使用领域全面调整能源结构,绿色电力和氢能在终端消费中的占比大幅提升,成为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二是“数智”,即数字赋能、智慧物联。能源数字化路径更加明晰,能源大数据应用更加广泛。“云大物移智链”技术赋能创新发展,助力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与安全性,实现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三是“联通”,即国际合作、互联互通。能源国际合作机制更加健全,亚洲地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

  “我们已经建设了一大批国家风光储示范工程,树立了大规模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的典范。”宋海良说,下一步,中国能建将持续放大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一体化等重大能源一体化项目实施,全力服务国家“三交九直”“三地一区”等重大通道和基地建设,为各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能源融合发展解决方案,在绿色发展中贡献能建之智、发挥能建之力、展现能建之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