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美联储“鹰王”喊话加息75个基点 美元指数大涨 日元暴跌创20年来新低!

  全球外汇市场深陷剧烈波动。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脚步渐近,在“猛于虎”的通胀面前,美联储“鹰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日前大放“鹰”辞,声称后续不排除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将市场加息预期推向高潮。

  市场哗然——美元指数隔夜站上101大关、人民币应声下挫。更抓人眼球的是,日元作为昔日外汇市场的避险“宠儿”,年初以来跌幅已经超过卢布,一度跌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另一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较1月份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IMF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美国华盛顿出席线上记者会的画面。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联储“放鹰”!

  美元再刷高位人民币应声回落

  眼下,市场对美联储紧缩的预期升温。投资者普遍预计,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将加息50BPs.然而,在最新通胀数据再刷40年高位的背景下,美联储官员再放鹰辞。

  本周一,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重申在年底前将基准利率上调至3.5%,并称不排除一次加息75个基点。

  由于美联储快速加息的预期得到巩固,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元明显提振。昨日,美元指数盘中升破101高位。截至今日发稿,美元指数报100.75,逼近101大关。

  人民币应声回落。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日开盘大幅下挫近300点,跌破6.38、6.39、6.40三道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隔夜,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跌超380点,跌破6.41关口。

  “维持人民币汇率短空长多的基本判断。”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短期看,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分化所造成的利差收窄甚至倒挂难以快速扭转,国际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仍将存在。全年来看,美元指数将冲高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6.04的高位。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这轮美联储加息的核心目标就是对抗通胀,所以才会出现“美联储超鹰‘大姿态’+美债利率急速走高+美元指数破百”的情况。一旦美国通胀见顶,就意味着美联储对抗通胀取得了初步胜利,虽然加息周期可能依然持续,但大概率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看到“联储鹰转鸽态度缓和、加息节奏缓和、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走势趋缓甚至见顶”。

  关于货币政策收紧和金融市场波动,IMF表示,预计全球央行将进一步提高利率,以抵御通胀,同时对近历史新高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减负”。同时,俄乌冲突将进一步收紧金融环境,降低投资者风险偏好。

  跌上热搜!

  日元暴跌创20年来新低

  近日,全球主要货币中,最吸引市场注目的当属日元了。

  日元更因其暴跌,连续数日站上微博热搜。19日,日元进一步走弱,并跌破1美元对128日元的重要关口,再创下2002年5月以来新低。

  若从年初起算,其对美元的跌幅则更为惊人,已经超过卢布。同时,日元兑其他G10货币以及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全部走弱。

  日元是此前市场公认的避险货币,却在本轮市场波动中,创造了半个世纪以来最长的连跌走势。是其避险特质失色了吗?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日元“避险属性”并未消失,但有所减弱。导致本轮日元“避险属性”弱化的原因包括:利差收窄,日元套息货币定位受冲击;同时,美联储加息与俄乌冲突本身对日元“波动”的影响也弱化了日元的“避险属性”。

  赵伟表示,当下,支撑日元避险属性的核心逻辑未被打破,但2020年3月以来的全球大放水,使日元作为套息货币的定位受到干扰。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央行与欧美主要央行金融货币政策的背离,引发日元持续贬值。当前,偏鸽的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周期错位下,日元汇率容易保持相对弱势。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记者表示,超预期鸽派的日本央行仍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将日债收益率维持在低档,而美债收益率早已飙升至2.7%以上,导致日元承压,近期跌破多年低点。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一重申了他的宽松政策立场,拒绝了一些人通过加息来阻止日元进一步贬值的呼吁。

  黑田东彦在日本国会的一个委员会会议上说,“我们需要继续实施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因为日本目前的通胀率还没有达到2%,也没有进入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的阶段。

  3.6%!

  IMF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6%,低于此前1月预测的4.4%。

  IMF认为,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引发人道主义灾难,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扰乱劳动力市场和国际贸易,并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为应对通胀高企,全球多个经济体加息,导致投资者降低风险偏好、全球金融条件收紧。此外,低收入国家新冠疫苗短缺可能导致新一轮疫情暴发。

  基于上述原因,IMF大幅调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3.6%,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将增长3.3%,此前预期值为3.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3.8%,此前预期值为4.8%。

图片来源于:华创证券

  而通胀预计也将持续更久。IMF预计,许多国家的通胀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发达经济体今年的通胀率为5.7%,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通胀率为8.7%,相关通胀预期明显高于几个月前。

  建行金融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的通胀高企,令市场预计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将快于此前预期。从IMF对各经济体的细分预期来看,部分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将遭受最大的打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