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大宗商品线上论坛周举行 黑色金属产业分论坛观点纷呈
4月18日至22日,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大宗商品线上论坛周”于线上举行。在第三日的黑色金属产业分论坛上,多位行业一线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热议稳增长背景下黑色系品种供需结构,并对黑色金属价格后市进行了展望。
北京诚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马晓晴首先发表了演讲“2022终端地产基建分析”。她提到,2022年基建需求体现在“两新一重”方面,即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以及重大交通水利,“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正加快落地。今年年初基建资金同比保障更加充分,短期主要依靠专项债等发力,REITs有利于从中长期改善地方政府基建资金匮乏情况,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展望需求,基建方面预计呈现前高后低全年5%左右增速,房地产新开工压力仍然较大,需求大规模发力阶段可能要等到第四季度,目前仍处于政策正常化阶段。
上海建发物资有限公司华北期现经理李晓就“沧海横流,2022年钢铁需求现状及展望”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螺纹钢需求同比偏弱,根本原因是实际需求体量的收缩、资金的跟进不济,疫情只是加速了需求的弱化。未来展望,疫情后钢铁需求可能只是短暂释放,乐观预期库存呈现缓慢平稳下移,悲观预测5月开始库存都将维持相对高位。
上海天元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交易经理王文君进行了题为“归去来兮,铁合金能否接棒供给侧改革”的主题演讲。他介绍,国内原料高品锰矿结构性问题暂时消退,但长期仍存驱动。整体看,硅锰成本中短期有回落空间,硅锰供应中期较充足。硅锰期现主要关注基差、月差、招标价价差等,价差波动一般大于黑色。
新湖期货钢材研究员姜秋宇进行了“湖畔新言,新湖研究黑色系观点”的分享。他分别对钢材、矿石、煤焦三大品种的供需情况及后期走势进行介绍和展望。钢材方面,他认为成材的供给端全年受国家调控以及当下的低利润及疫情封控影响产量同比下降。需求端,地产方面在新开工持续走弱情况下,下半年对建材拖累将开始体现,基建发力是今年亮点;汽车家电对板材支撑将呈现前高后低情况;工程机械产销则持续走弱。整体上疫情结束后成材有继续上行空间,而下半年则主要受需求疲弱影响走弱。矿石方面,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全球供需总量同比均难有新增,国内供需双弱格局下矿石仍面临供应略过剩局面。
焦煤方面,姜秋宇表示,全年供给端增量仍不充足。中性预估下,焦煤全年去库178万吨。二季度疫情缓和后下游提产叠加供给仍在修复过程中,或为全年供需最为紧缺节点,策略可考虑逢低做多。下半年供需将有所改善,不过旺季或仍将有阶段性紧缺。焦炭方面,如果日均铁水达到235万吨/天且蒙煤逐步恢复正常进口的状态,那么疫情后的5月-7月与下半年旺季的9月-10月焦炭或仍面临阶段性的紧缺,而且总库存将维持偏低位置。只要钢厂仍有利润,焦炭就具备上涨条件。但淡季焦炭也同样面临回调风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