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翔安区总工会 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翔安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烘焙培训,提升职工技能,增强职工就业能力。

  本组文/图本报记者邵凌丰

  通讯员杨梦莹

  此前不久,在市总工会刚刚发布的“2021年度厦门行业(数字)工匠”名单中,来自翔安区的郭金溢与卓祥景赫然在列。

  这只是翔安区去年至今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人才中的两位。在全市“五小创新”大赛中,翔安区斩获二等奖、三等奖的各有3个项目;乾照光电品管部产品检验组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区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工人先锋号两个,50个集体获市五一先锋号。

  翔安区总工会通过“以爱育才”“以学促思”“以训促学”“以赛促进”“以优促新”等多种方式,推进搭建孵化平台,推动畅通成长渠道,为人才培育提供便利,让职工们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身心全面成长。

  以爱育才——翔安区总工会为9名困难职工学子发放补助39000元,发动72名职工参与“求学圆梦”活动,创建两家职工书屋;为劳模发放“两贴”57人次110万余元,营造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以学促思——开展党史知识线上系列活动,吸引万余人参与,以职工书屋为载体举办“火红的七月·工悦领读”活动,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在育婴师培训的现场,主办方特别邀请资深讲师团队授课,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操作、教师示范、学员交流、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围绕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婴幼儿智力发育指导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10场培训,共有72人获得证书,成功点亮育婴师“技能点”;而在烘焙与商务礼仪的培训现场,讲师手把手教授,5场约200人次参与的培训,让职工们掌握全新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就业能力——这正是“以训促学”的目的所在。

  翔安区总工会通过广泛发动指导基层工会“以赛促进”,先后开展职工技术比赛近50场,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全区防疫技能竞赛、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职工技能比赛,都获得了广泛点赞。

  去年年底,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彭玉珊劳模创新工作室高分通过市总工会考核验收,获得命名;今年1月底,翔安区总工会领导为彭玉珊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翔安区总工会注重发挥劳模的典范作用,推动“以优促新”,组织42名劳模开展“与优秀同行·和模范比肩”参观学习,增进交流互动,推动共同进步。

  “光”的使者有“芯”力量

  ●卓祥景: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主管,于2020年被评为厦门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之最美职工

  卓祥景

  翻开卓祥景的荣誉簿,可以看到一系列数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篇,授权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厦门市专利奖等多项重大科技荣誉。

  这些荣誉,都与“光”有关。

  商场和户外的各种显示屏,就有不少使用了卓祥景创新开发的蓝绿光LED芯片。在他负责的“高可靠性小间距显示屏用蓝绿光LED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卓祥景创新性地引入应力平衡层技术等多项新发明专利,成功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乾照光电蓝绿光LED芯片的发光效率和产品可靠性——自2018年以来,项目产品年销售额已超两亿元。

  白光照明、紫外光UVA外延片产品开发方面,卓祥景努力使相关技术指标在同类产品中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带领团队开发出的高光效高可靠性GaN基LED外延片产品,被认定为2019年度厦门市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业内这样评价卓祥景的贡献:为我国蓝绿显示领域、白光固态照明领域、紫外固化及消毒杀菌等领域提供强劲有力的芯片力量。

  丰硕成果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不断开发。“工匠精神的内核,就是要沉下心来,专注地把一件事做好做透。”卓祥景这样说。

  化学学霸是“冶金能手”

  ●郭金溢:就职于紫金矿业集团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被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为“湿法冶炼工”技师

  郭金溢

  郭金溢在校便是化学学霸;参加工作后,他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国家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奖,被授予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术能手称号,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获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目前有5项发明专利正在公开审查中)。

  郭金溢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含砷炭质难处理金矿加压预氧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项目,完整经历了项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12年开始,到2016年底,项目在贵州紫金实现工业化应用。

  项目的投产,有效解决了原有工艺回收率低、成本高、环保等难题,金回收率稳定在94%以上,同时对污染元素砷有完善的无害化处理方案。这项技术的应用还可综合回收水银洞金矿区原来不能利用的Ia金矿资源。这个项目成果获得201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郭金溢工作11年,参与了超过40个项目的研究,多个研究项目实现工业化应用。同行对他的评价是:“实践操作能力水平较高,在工艺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最关键的,是他具有开拓创新的品质。”他的品质与他的技术一起,正通过传帮带,输送到更多入行的新人身上。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