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农业社会化服务金丰公社模式破解种地难题

  春末夏初,在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绿油油的麦田一片连着一片。“小麦长势好,穗齐苗壮,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信心满满。

  临沭县以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首批试点县为契机,以入选首批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的金丰公社为载体,汇聚农业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网络,为农民提供托管式、保姆式、全产业链土地托管服务,探索出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金丰公社模式,拉直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号,有效促进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农业增效。

  谁来种地?

  专业托管向农民兑现每亩“多打100公斤、多收200块”承诺

  四月闲人少,碧绿染田野。眼下小麦进入孕穗期,需要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加强田间管理。临沭县石门镇后湖村村民张飞却撇下自家2.6亩麦田“不管”,在村里一家制衣厂踏着缝纫机板,一针一线制衣服。“金丰公社托管了俺家的地,提供防虫、杀菌、浇水一条龙服务,每亩地能多收入200多块钱,又省劲儿又多赚钱。”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基本理念。2017年,临沭县本土企业、农化龙头企业——金正大集团发起成立金丰公社,由农资生产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变。经过4年发展,金丰公社获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定义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俯瞰临沭,超过10万户农民把自家的30万亩耕地托管给了金丰公社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放眼全国,金丰公社模式已推广到22个省市,成立了560家县级为农服务中心,服务876万名农民社员,2021年托管面积1200万亩。

  临沭县曹庄镇曹西村70多岁的村民韩秀文,家中有5亩多地,从事耕种劳作颇为吃力,把土地托管给金丰公社后,每年保底有5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收入翻番;黑龙江省海伦市金丰公社的小社长张文海选择全程托管方案,3000多亩玉米扛住强台风、病虫害侵袭,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无论托管哪里的耕地,金丰公社总能兑现每亩“多打100公斤、多收200块”的承诺,成为农民群众认可的种地“好把式”、致富“好伙伴”。

  金丰公社的成功,蕴藏着他们打造从种到收再到销的农业全产业链、构建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的努力:上游聚集资源,聚合了包含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信息网络、金融服务等全要素的种植业产业链全球优势资源;中游组建网络,在全国重要农业种植区域建立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农业服务网络,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下游做优服务,依靠聚合在平台上的农资、农服公司和县级金丰公社服务实体。

(文章来源:临沂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