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互动页面一片空白 有上市公司线上业绩说明会遭投资者吐槽“划水”!

  明会质量参差不齐

  有投资者吐槽部分公司搞“形式主义”

  提起全程观看的一场上市公司线上业绩说明会,5月13日,有投资者向《证券日报》记者“吐槽”,“这家公司业绩说明会时间是一个小时,但是一直到结束,都没什么人关注,公司回复了投资者三个问题,这样的业绩说明会是在‘划水’,让人怀疑是不是能做到和投资者有效沟通。”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了5月1日至5月12日200家在线上召开业绩说明会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从这些信息中透露的内容可知,上述投资者“吐槽”的“划水”现象,并不是孤案。对此,有不愿具名的机构投资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本上不参加公司的线上业绩说明会,因为问不到有价值的内容:“还是要和公司预约,去线下深入交流,而且要实地考察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才能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是线上交流的方式,也可以和公司用电话会议的方式深度谈一谈。”

有业绩说明会页面一片空白

公司称当天没有投资者来提问

  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交流。

  证监会在4月份发布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自5月15日起施行,其中,进一步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定义、适用范围和原则;进一步增加和丰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及方式,同时对近年来实践中的良好做法予以固化;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同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约束。下一步,证监会将在具体监管工作中督促上市公司认真落实《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提出的各项措施,加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此前,深交所发布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支持上市公司召开线上业绩说明会;上交所也发布“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及,支持上市公司利用上证路演中心等互联网平台召开线上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加强交流,增进投资者信心。

  但是,从线上业绩交流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状况差异极大。有上市公司此前开通了预征集问题,详细解答了业务、财务、经营中投资者关注的各种问题;有公司虽然在互动环节没有沟通交流,但公司主动回答了此前收集到的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也有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让投资者觉得“敷衍”,投资者感觉没有问到有价值的信息;还有的公司出现了只宣布开始、结束的现象,业绩说明会中,一个参与提问的投资者都没有。

  例如,银都股份的线上业绩说明会页面中,关于投资者的互动提问上一片空白。而翻看银都股份2020年的线上业绩说明会页面可知,全场只有宣布开始和宣布结束的内容,无任何互动交流。《证券日报》记者致电银都股份,公司方面表示,当天没有投资者来提问。江南水务的线上业绩说明会页面也显示,全程只有公司宣布开始、结束,在“网络文字互动问答”环节,没有内容。《证券日报》记者致电江南水务咨询相关事项,工作人员称,“当天等了一个小时,没有投资者来提问,如果有问题,可以给公司打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来咨询。”

“无用功”式线上会议透支信任

沟通投资者不能搞形式主义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证监会、交易所都曾提及,上市公司要增加和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疫情之下,线上的业绩说明会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但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沟通的内容、质量,都远胜于方式。

  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个别公司平时对投资者重视不够,只把业绩说明会当成一个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号召的例行差事来应付,没有跟投资者之间建立真正的互动交流机制。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有些投资者并不怎么关心被投资企业的情况,这样的投资容易脱离基本面,是有风险的”。

  况玉清建议,上市公司应该把各个和投资者沟通的渠道打通,及时、有价值的回复投资者的问题,同时定期安排高层与投资者线上或线下交流。“沟通的内容远比形式重要,有些公司线上业绩说明会是形式主义。多数互动回答都是毫无价值的,这样的沟通浪费时间,是隔靴搔痒。”

  “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的提问不认真回复,这样容易伤害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王智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但是,王智斌同时提醒,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也要注意符合信披规则。“在此前的一些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出,有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访或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说了一些超信息披露范围的内容,甚至造成了股价的异动,随后又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函,这一方面暴露出了部分上市公司高管法律意识淡薄、缺失的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醒上市公司,在和投资者沟通时,不能‘信口雌黄’,否则,容易好事变成坏事。”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心态不能“飘在天上”

  热门企业的业绩说明会、投资调研活动总是门庭若市,而对应的是,不少企业只能承受门可罗雀的冷清。但是,热闹和冷清背后,反映出的却是一些企业在沟通投资者时的心态“飘在天上”,这其中,延伸出的价值投资理念贯彻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监管部门倡导价值投资,多部门提及重视投资者的有效沟通交流。但是,自5月1日以来,数百家公司密集地发布了线上业绩说明会的信息,有一小部分公司出现了唱独角戏的现象:没有任何投资者前来提问。这不禁让人困惑:每家企业都有数万户的股东,到了业绩说明会这样的场合,竟然一个关心公司业绩的投资者都没有吗?

  诚然,科技的发展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了解沟通之间架起了更多的桥梁:电话、邮件、互动平台、电话会议、实地走访等,然而纵使有这样的“组合拳”,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在链接投资者上做了很多无用功。相较搭建齐全的平台,有效沟通的内容显得更重要。

  上市公司沟通投资者,不能总是“自我感动”,搭建了多层次的平台,但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投资者,就要反思是不是应该“山不过来,我过去”,主动放下身段,积极联系投资者,传递公司的积极信息,以吸引价值投资者和公司共同成长。

  此外,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效沟通背后,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应该引发关注。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链接上市公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对一高层交流、走访被投企业等,都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投资参考信息。然而,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线上平台、公开电话等是使用最多的沟通上市公司手段,但这些平台的效率及获得的有价值信息量较其它形式明显不足,而中小投资者又恰恰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人群。对于这部分投资者,建议上市公司尝试更主动的方式,联系投资者积极沟通,以更好地传递公司的声音,也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所投企业,分享成长、警惕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