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 | 结构性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
原标题:宏观经济专题 | 结构性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
本文从食品与非食品、消费与非消费两个层次对2001-2019年期间中国的结构性通胀特征进行刻画,并基于预期形成的传染病学模型和适应性学习模型,将结构性通胀特征纳入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模型,分别采用单方程回归和SVAR模型来实证分析结构性通胀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居民和专家预期对结构性通胀的即期反应模式相似,食品类和非食品类通胀率均正向驱动通胀预期,不过后者驱动效应高于前者;通胀预期仅受消费类通胀率影响,而非消费类通胀率对预期没有显著驱动效应。同时,通胀预期对结构性通胀冲击的动态响应模式与即期反应整体相似,但存在微妙区别:从食品与非食品类划分来看,居民和专家预期均对非食品类通胀率冲击做出持续正向响应,对于食品类通胀率冲击的响应基本不显著;从消费与非消费类划分来看,居民和专家预期均仅对消费类通胀率冲击做出持续正向响应,对非消费类通胀率冲击无显著响应。研究结果暗示,我国经济主体在形成预期时对非食品类通胀率更加敏感,决策层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可以给予相应关注。
作者 | 张成思(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田涵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下为论文节选:
1
引言
通胀预期是各国价格管理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关注的核心指标,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自然成为宏观领域重要研究主题。自Sargent&Wallace (1975)将理性预期引入货币政策分析后,加之“卢卡斯批判”(Lucas, 1976)的提出,理性预期成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主流设定。然而,理性预期假设经济主体具有无偏预期,而无论基于发达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都表明现实中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并不完全符合理性假设。因此,基于现实经济主体的预期情况探索预期形成机制比单纯假设理性预期对宏观政策制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界对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非常丰富(Coibion&Gorodnichenko, 2015; Cavallo et al., 2017),但是对于结构性通胀如何影响预期形成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通货膨胀出现长期结构性分化特征的典型事实,重点关注通胀预期对走势分化的通货膨胀结构性成分如何反应以及各种反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厘清这些问题可以为通胀预期的管理工作和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细致的科学依据。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进21世纪以来结构性通胀表现为长期现象,而且结构性通胀与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走势也存在微妙的差异。为了说明问题,图A基于中国居民通胀预期的调研数据(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在本文第二部分详细说明)和三个同比通胀率指标进行对比,三个通胀率指标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食品类和非食品类通胀率。一方面,分类通胀率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总体CPI通胀水平比较温和,但是食品类与非食品类通胀率相比,不仅在波动幅度上差别明显,而且在诸多时期波峰波谷以及走势方向上都存在分化特征;另一方面,居民通胀预期与三种现实通胀率指标走势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胀预期总体高于非食品类通胀率而明显低于食品类通胀率。虽然通胀预期与总体CPI通胀率在走势上大体一致,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通胀高波动时期(如2007—2010年),居民对通胀水平预期不足; 而在通胀平稳时期(如2013—2019年),居民预期和现实通胀率常出现反方向变动。以上时序特征暗示,结构性通胀分类指标可能对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