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平台逐鹿交友赛道 “恋爱”生意也卷起来了
又逢一年“520”,浪漫氛围的B面是庞大的单身群体。根据极光发布的《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处于适婚年龄(20岁-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从未谈过恋爱。在婚恋市场的主力人群90后中,有46.4%的人目前仍然为单身状态。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传统老牌婚恋平台和互联网新势力多方角逐。一方面,互联网“社交新贵”以兴趣社交突破口,抢占Z世代陌生人社交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老牌婚恋平台百合佳缘(现复爱合缘)完成整合更名,计划以“爱情关系”为核心,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链。
新老平台交锋之下,交友社交赛道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比如,兴趣社交平台积目APP在长沙开设了首家酒吧,恋爱社交平台超级喜欢APP开设了配套的线下单身Club;社交元宇宙平台Soul APP还举行了“520集体云婚礼”,甚至还有“云抛捧花”环节。
百合佳缘更名突围
5月20日,百合佳缘集团宣布正式开启全新品牌升级计划,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简称:复爱合缘),并喊出将“加速构建和整合婚恋、娱乐社区、婚嫁三个赛道”。
在婚恋市场初兴时代,复爱合缘旗下的世纪佳缘、百合网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2011年5月份,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网络婚恋平台。而百合网在海外上市失利之后,拆分VIE架构于2015年11月份挂牌新三板。几个月后,世纪佳缘百合网完成合并,更名为百合佳缘,成为网络婚恋市场的“巨无霸”。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世纪佳缘、百合网官网数据显示,这两家平台拥有注册用户共计近3亿人(未去重)。从市场份额来看,合并后的百合佳缘占有40%的市场份额。
2018年,复星国际发布公告,宣布成为百合佳缘控股股东。2021年,百合佳缘将原有的品牌赛道再一次进行整合。5月20日,百合佳缘再次更名,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是企业有了新的战略和打法,希望通过更名为契机,发力婚恋市场新赛道。
但毫无疑问,复爱合缘已经陷入“中年危机”。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该公司整体累计注册用户数超4亿,月度活跃用户却(MAU)只有1110万。
据悉,整合完成后,复爱合缘旗下除了世纪佳缘、百合网外,还有情侣社区平台“恋爱记”,同时参股了“测测星座”与“Hello Talk”等细分社区平台。
“世纪佳缘、百合网等传统婚恋平台的雏形是‘婚介所’,其优势在于线下门店和线下服务。”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而“婚介”这种形式需求在一二线城市较多,三线、四线以下城市的婚介以地区性的“作坊”模式和熟人介绍为主。
张毅认为,职场女性男性大龄化日趋严重,工作节奏紧张,社交圈过于简单,导致婚姻延迟甚至出现障碍。婚恋平台的价值客观上是存在的,尤其国家鼓励生育,需要去未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传统婚恋平台手段过于陈旧,需要革新。
新老平台交锋
比达咨询《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年仍将基本保持2021年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婚恋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现状,区域性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各地区的婚礼企业各自为战,目前尚未出现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规模化、规范化的婚恋品牌。
这一特点充分反映在婚恋交友领域。天眼查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我国共有超13万家婚介相关企业。其中,超过66%的婚介相关企业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四成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
“婚恋产业链广泛,涉及恋爱交友、婚纱摄影、婚礼策划等多个环节,而目前我国未婚人群基数庞大,婚礼市场需求仍在,但这门‘好生意’拆分开来,主要是地区性线下为主,目前针对全国市场统一服务的平台建立难度较大。线上线下联动集中在产业链初期,即恋爱交友的‘婚介’环节。”上述行业分析师进一步表示,但当下年轻人对“婚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交友市场正在代替传统的婚恋市场,比如陌陌、探探、SOUL等平台逐渐成为年轻人陌生人社交的首选。”
截至2021年末,陌陌APP月度活跃用户达到1.141亿,而SOUL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该平台月活用户为3320万。
艾媒咨询报告指出,在传统陌生人社交领域已被头部产品所占领的情况下,以兴趣为细分的年轻人社交产品从建立社区入手,通过UCG文化生态提高用户黏性,进而发展以兴趣圈层为单位的多对多社交形式。
互联网平台切入交友赛道的速度更快、思路更清晰。比如,2021年,映客互娱孵化出20余款针对垂直领域的社交产品,覆盖兴趣社交、婚恋社交、地域社交等多个维度。为配合其恋爱社交产品“超级喜欢”,该公司开设了线下实体店单身Club.
映客互娱董事长奉佑生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取得存量之争的关键在社交这条超级赛道上,针对不同圈层与场景的用户需求,提供充分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服务,并将其做到极致,“现在社交赛道已经错过了做‘大而全’产品的最佳时期,‘小而美’的垂直类社交不但有市场需求,在流量变现层面也更为容易。”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