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专访“零灵发”灵活就业APP创始人李兆翔:用互联网为农民工做点事

  近年来,关于灵活就业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字,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

  新的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就业机会,也悄然改变着用工关系。特别是疫情之后,企业在线用工、短期用工的需求陡然增加。在这样的机遇下,一批互联网灵活就业平台应运而生。

  有感于农村老家村民们找零工的不易,2020年初,北京麦乐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兆翔决定开发一款为中国2.8亿农民工提供灵活就业信息、线上工钱支付和职业技能评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零灵发”。

  近日,李兆翔向记者讲述了开发“零灵发”APP的初衷与愿景。“零,代表零工、零活和零工经济;灵,代表灵活就业,同时寓意平台信息对接的方便、快捷和准确;发,意味着打零工也能发家致富。”对于平台名称“零灵发”,李兆翔这样阐述,“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农民通过零灵发能够匹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增加收入,用数字技术手段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初心:互联网思维解决农民找工痛点

  在创立“零灵发”之前,李兆翔是一位耕耘媒体行业二十余年的媒体人,他经历和见证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咨询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

  2020年年初,他与团队在山东发掘乡村文化项目时,敏锐的互联网思维让李兆翔很快捕捉到农民工在找工作时的痛点。“信息不对称,找人的找不到人,找活的找不到活;工钱支付不及时,拖欠工钱、推诿扯皮等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

  他意识到,用互联网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李兆翔带领团队迅速完成了研发逻辑,他们打算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整合农村“发零活”“打零工”信息资源,打造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解决农村短期用工的信息不对称、支付不及时等问题。

  产品的逻辑架构已经描绘完成,是否能真正能让用工方和打工者利用起来?最初李兆翔心里也捏了把汗。

  

  当地马路市场农民工在看“零灵发”平台简介并下载使用

  他带领团队深入山东一些零工市场、马路市场,对农民工灵活就业进行深度调研及痛点发掘。李兆翔看到,由于疫情的影响,零散务工人员原有的“蹲活”模式来寻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有的农民工把我们分发下去的产品说明仔仔细细叠好,放进口袋里;还有的人说早就该有这样的平台了。”李兆翔告诉记者,原来大部分农民工找零活是通过中介联系,用工方支付的费用,有时候只有三分之一能够落到农民工手中。如果使用“零灵发”这样的平台,就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尽可能地让农民工多赚钱。

  实地调研的结果让李兆翔与团队坚定了开发和运营“零灵发”的决心,也明确了这款APP的目标人群。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农民工的想法和需求,我比较了解。”李兆翔分析,“大多数农民家中有农田需要耕种、有老人儿童需要照顾,所以他们更偏向于在家乡或周边城市以打零工的形式务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灵活就业。这样既可以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家庭。”

  李兆翔认为,此前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主要原因是农村与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增收机会较少。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村村美业兴成为常态,长远来看,大多数农民工会选择回到家乡。

  李兆翔口中提的最多的是他的家乡——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从农村走到北京,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通过广饶县在京流动党员党委的联络,李兆翔也惦记着家乡的发展,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家乡越来越富裕,产业越来越发达,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丽。

  带着这样的互联网思维与农村情怀,李兆翔与团队开启了“零灵发”APP的创业之旅。

  发展:试点城市用户已达23万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2020年的开头注定是不平凡,也是不太容易的。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形势的变化,李兆翔与团队加班加点、克服资金、人力有限等困难,利用线上办公、语音会议等形式,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开发工作。2020年7月,安卓版“零灵发”APP完成开发上线;同年11月,苹果版本上线;2022年2月,微信小程序上线。

  记者看到,“零灵发”APP涵盖的零活种类有种植、养殖、装修、维修、安装、餐饮、家政、跑腿、等十几个大类,70余个工种,用工方与打工者只需实名注册后,就可以“坐着发零活,躺着抢零活”了。

  李兆翔介绍,打工者在“零灵发”APP注册时,根据自身特长可标注“技能标签”,平台会根据其打工记录和用工方对其的综合评价,认定其最终的技能特征。当用工方发布一个用工需求后,打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特长进行抢单,同时平台会把周围几公里内符合用工需求的几十名同工种工人推荐给用工方,供用工方精准选择。

  通过技能标签标注和线上用工评价等手段,能够逐步建立起大数据支撑体系下的用工需求和技能特长的高效匹配,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政府部门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职业培训需求数据库,针对性地开展线下职业技能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从业能力。

  “零灵发”还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家庭妇女、残疾人、低保户甚至离退休人员等不适用于企业固定合同用工的特殊群体的收入问题,补充群众就业方式,实现“精准就业”、“碎片化时间就业”,缓解政府帮扶压力。

  自2021年年末,“零灵发”相继与山东省德州市、日照市合作,作为一项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的智慧劳务模式进行试用推广,受到广大农民工和中小企业的欢迎。

  从想法萌生到初见成效,短短两年的时间,“零灵发”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市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组运营数据彰显着“零灵发”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零灵发”在德州市和日照市的注册用户达23万,其中主要活跃用户为36-58岁的农民工群体,共发布工单量20余万单,价单额4000余万元。目前“零灵发”在两地市的运营推广还属于初级阶段,未来形成全省、全国市场后,毫无疑问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民生效益。

  未来:解决灵活就业的“安全感”

  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灵活就业整体上存在的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劳动争议频发、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能否按时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核心,也是灵活就业者最关心、涉及自身利益最直接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零灵发”APP采取网上支付、建立三方契约等方式来进行交易,改变打零工中存在的层层外包、推诿扯皮、工钱拖欠等现象,可以有效地减少纠纷。

  李兆翔表示,“零灵发”主运营模式是线上支付,同时以信息保证金的形式来保证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形成用工交易后,系统自动生成用工契约和上工码,这些存证和线上操作,能最大程度约束双方遵守规则,尤其保证了打工者按时、按量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能逐步引导和形成用工中的诚信习惯。

  对于灵活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保与享受的困境,李兆翔也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的完善平台机制。他计划与保险公司合作,为“零灵发”的农民工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专属保险保障产品,彻底解决打工和找工双方的后顾之忧。

  记者注意到,“十四五”规划以及去年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要求放松灵活就业者参加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去年7月,多部委连续出台文件,要求加强对平台零工权益的保护,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措施,浙江、广东等多个省份也已开展了相关试点。

  如何维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来源:大众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