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云岭最美科技人:牢记使命 创新争先

  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5月27日发布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选树名单,以先进榜样激励全省广大科技人员继续发扬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光荣传统和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积极投身各领域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云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入选的10名“云岭最美科技人”中,有数十年专注茶树选育的农业科技人员,有年逾古稀仍奔波于野外开展化石标本采集的古生物学家,有扎根企业推进疫苗研发的技术领军人,有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不惧艰苦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投身大江大河之畔从事水电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医疗卫生、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把论文写在了云岭大地上。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黄镇

  疫苗研发攀高峰

  2003年,黄镇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云南,加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刚到公司时,人才和资金短缺,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黄镇深知,只有通过加速新产品的研发上市才能打破发展困局。为攻克一个个工艺难关,他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坚守实验室。2007年,公司成功推出首个产品——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该产品使沃森生物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沃森生物的技术领军人,黄镇先后领衔开发了10个细菌性疫苗产品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的诞生,在他看来是自己科研经历中最为精彩的一页。PCV-13是目前世界上技术壁垒最高的细菌性多糖结合疫苗,被称为全球最难研发的疫苗之一。作为预防儿童肺炎球菌感染的关键疫苗,美国疫苗巨头辉瑞公司的PCV-13产品在国内长期短缺,其较高的价格也成为中国家庭选择的障碍之一。自2005年该疫苗立项研发以来,黄镇与公司科研人员历经15年的潜心研发,在2020年实现疫苗正式上市接种。这一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上的空白。

  2022年5月13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摩洛哥卫生部授权签发的PCV-13首笔100万剂的采购订单。“这是国产PCV-13的首次出海,反映了我国疫苗自主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黄镇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华蓉

  科技推广显身手

  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花坡村,一说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华蓉,村民们人人知晓。2019年,在这个山区苗族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华蓉把7万袋平菇菌包和种植技术送到了花坡村。她手把手教村民搭棚种菌,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栽培知识,首批2万袋平菇就实现7000多公斤收成,村子也因为种植菌菇走上了“菌富路”。

  花坡村是华蓉众多帮扶点之一。近年来,华蓉足迹遍及云南省16个州市,并重点到怒江、迪庆、文山等边疆民族地区一线,推广食用菌保护培育及扩繁促产、驯化栽培等实用技术,推动食用菌优良菌种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助农增收。她作为主要选育人成功驯化“中菌羊肚菌1号”品种,保障了羊肚菌栽培高产、稳产,该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成功选育“中菌金球盖菇1号”,实现稳产、高产,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新品种研发和精准科普、科技推广同等重要。”华蓉说。作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她已连续7年带队到云南省多地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和食用菌资源的持续利用。多年来,她入户进棚实地指导500多次,指导企业合作社150余家,开展技术培训400余场,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带动企业增收超过2亿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尹兆青

  抗疫一线勇担当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尹兆青主动请缨加入一线抗疫,成为德宏州应急专家组成员。

  “我主要负责对全州14岁以下疑似患新冠肺炎的儿童进行诊治。”尹兆青认为,在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无疑是新生儿的诊治。新生儿病区是封闭式病房,里面多是长期住院的危重症患儿,抵抗力低。疫情期间,医院实行暂时停止探视制度。为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她逐一致电每位患儿家属,将非常时期取消探视的规定告知家属。面对一部分家属产生的焦虑情绪,尹兆青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及心理上的安抚。此外,尹兆青还承担起对全体科室人员培训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和讲授相关知识的任务。

  2021年3月29日,瑞丽疫情形势严峻。为做好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科室人员紧缺期间,尹兆青合理调配科室人员,至2021年底共派出100余人次参与瑞丽市中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工作,并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参与院区内体温监测及发热门诊工作。尹兆青也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参加及监管德宏州18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保障工作。 “为了方便开展诊疗工作及针对疫情迅速作出排班调整,2020年至今,尹主任吃住大部分时间都在科室。”同科室的护士万静说。

  昆明市延安医院主治医师纳晨

  拼搏永远在路上

  昆明市延安医院医师纳晨刚参加工作不久,“爱拼”的名声就在整个医院传开了。作为一名“80后”,为了多接诊患者,他常常加班加点,同事让他不要那么拼时,他总是说:“我年轻,我能行!”

  2013年7月,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纳晨昏倒在工作岗位上,住进ICU后,确诊为脑干出血。经过全力救治终于脱离危险。出院后,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可能留下的瘫痪、失明、失语等后遗症,再次回到工作岗位。纳晨说:“只要人生不画上句号,拼搏就永远在路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纳晨放弃申报出国进修计划,主动到一线抗击疫情。他还挤出时间开展网络问诊公益服务,组建12个微信患教群,每周拍摄2至3段科普小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每天坚持分享科普育儿防病知识。长期的坚持,让纳晨成了网红儿科医师,获得微脉问诊平台2020年“我最喜爱的医生”评选云南省及全国网络第一名。

  2020年下半年,纳晨主动请缨,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他常常把诊室搬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上门服务,并积极争取医疗专家免费到怒江为困难妇女实施宫颈癌手术。2020年10月24日,在纳晨与扶贫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福贡县人民医院儿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成并通过云南省卫健委验收。

  中国电建昆明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朱国金

  建功水电事业

  “幸运”,是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朱国金对自己走上水电建设之路的评价。他从水利专业毕业就赶上了西南水电开发的黄金时期,参加了景洪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小湾水电站、雷打滩水电站、赵家渡水电站的建设。

  2007年至2008年,朱国金作为主设计人员参与景洪升船机的设计工作,建成世界第一座水力式升船机。“当时最大的难题是这个升船机无技术规范可供参考、无类似工程实例可供借鉴,一切都必须‘无中生有’。”朱国金说。面对困难,他与同事进行科研攻关,最终成功解决多项核心技术问题,实现澜沧江航道上的船只顺利过坝。

  2009年,朱国金担任“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设计副总工程师,带领科研人员攻克难关,建立了成套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2011年,朱国金奉命担任滇中引水工程设计副总工程师。面对这一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他主持攻关多项技术难题,实现突破,建成77米国内最深的软土竖井、75米埋深的国内最深城区软土盾构隧洞,成功将该工程单公里综合投资降低至1.1亿元,远低于国内同等规模盾构隧洞综合投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朱国金表示,与水电同行近20年,未来自己还将在云南水利水电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俊洁

  融入地方产业发展

  2018年,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生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易俊洁学成回国,由于成果突出,国内高校纷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易俊洁最终选择了云南,成为云南首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的青年人才。“云南聚力打造‘绿色食品牌’,这让我觉得有了用武之地。”易俊洁说。

  进入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后,在云南省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易俊洁牵头组建了云南省首批果蔬加工研究团队,团队先后建成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特色果蔬健康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云南高原特色果蔬加工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多个省级平台。近几年,她还围绕云南特色果蔬产业,开展全链深加工“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推动云南传统加工食品的现代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创制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营养、健康、方便的滇味特色食品。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易俊洁四处奔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昭通,她带领团队将超高压昭通苹果汁做成产业;在曲靖,围绕乌蒙山区盐水石榴、乐业辣椒、会泽洋芋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系列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文山,她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开展辣椒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联合企业打造的“宏斌牌”小米辣连续三年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十大名菜”。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研究员肖时英

  专注做好一件事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研究员肖时英一直专注一件事,那就是为大叶种茶树选育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的扦插育苗。他也被茶界称为“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

  “云南的茶叶有巴掌大!”还在上学的肖时英看着老师手中的茶叶标本,眼里满是惊讶,也让他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抱着“选育茶叶的优良品种”这一目标,从昆明到普洱再到勐海,肖时英一路坐公交、蹭工程车、跟马帮……辗转12天才到勐海茶试场,从此把根扎在了云南,一晃就是60多年。

  多年来,肖时英及其团队历经多次试验,探索出“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使云南大叶茶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选育了云瑰、云梅、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云抗10号、云桃等无性系良种。同时,他自费租地近150亩,建起5000亩现代茶园,实施良种良法示范,经过耕耘,立体生态茶园被列为第九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面对慕名而来的求教者,他总是倾囊相授,让现代茶园技术被更多的人掌握,传播得更远。退休后,肖时英依然守着山间茶园,发挥余热,进行茶叶科研和成果推广工作。“选育茶树良种是我专注的事业。”肖时英说,自己已90岁了,但前行的脚步不应停止,科研的道路正如饮茶般,经历艰辛苦涩后收获的是丝丝甘甜。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云南省肿瘤医院二级教授董坚

  创新成果服务患者

  1986年,刚离开学校的董坚,踏进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当时,“肿瘤学”在云南省还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为进一步了解肿瘤诊治新技术,董坚把一岁的孩子交给家人照看,远赴北京、上海专项学习肿瘤的综合治疗,把当时我国最先进的肿瘤诊治新技术摸了个透,随后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肿瘤综合诊治小组,努力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几年下来,附一院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对此,当时的省卫生厅提出,以附一院肿瘤科为基础,成立肿瘤专科医院。于是,董坚来到了新的单位。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董坚注重临床资料和样本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先后4次得到国家基金委立项资助开展在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关于云南多民族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得到国际广泛关注。

  作为云南省肿瘤学学科带头人,董坚积极整合学科资源,2004年,发起组建云南省高校肿瘤学学科创新群体,将分散在省级各大肿瘤临床治疗单位和研究机构的设施及人才资源整合,对云南各类常见多发肿瘤疾病开展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基因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2010年,该团队被省教育厅正式授牌为云南省高校肿瘤诊疗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来,团队共引进和转化肿瘤诊治新技术23项,极大提高了云南省肿瘤早期防治和综合治疗水平。

  云南大学教授张喜光

  古生物学家的根在野外

  2002年初,张喜光结束了在加拿大10年的博士学习与工作,来到了有着深厚文化学术底蕴的云南大学。此后的近20年,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中。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素材。张喜光起初潜心于立体保存的微体化石,随后将探索脚步扩展到云南特有、布尔吉斯页岩型的昆明小石坝生物群。因为这两类特异化石能保存生物的软躯体部分,是化石中的珍宝。“几厘米厚的含化石层,偶尔会夹杂在出露的数十米地层序列中。寻觅这样的化石夹层,常常一无所获,一旦发现却能感受无比的喜悦。”张喜光说。

  野外找寻化石点、采集标本并带到实验室,多年来,张喜光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为一系列原创性研究备下关键的素材。2012年,张喜光及团队采纳创新研究手段,使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显微层析技术”,让X射线穿透石头,把保存在岩石内部的信息提取出来,无损检测了磷酸盐化石保存的躯体三维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依据从金沙江畔生物屑灰岩中“溶解”出来的大小不到2毫米化石,首次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最早甲壳动物的躯体组构的复杂与“现代”特性,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打开了全新的窗口。如今的张喜光已年逾古稀,但他仍每年保证有40至60天的时间带领学生在野外进行采集,用行动诠释“古生物学家的根在野外”。

  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杨毅

  发展草果造福一方

  1992年,22岁的杨毅自愿报名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从贡山县城出发,徒步走了将近3天。”回忆过往的艰辛,杨毅说,那时,独龙江乡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首次去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很费劲。但也正是这些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撑起了一片绿水青山。

  基于长期的技术推广和科技扶贫实践,2014年,杨毅主持编制的《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引起怒江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怒江决定大力发展草果产业,并成立草果产业发展研究所,任命杨毅为所长。

  走马上任后,杨毅迅速带队调研,撰写相关规划方案,为怒江州发展绿色香料产业提出建议。他带领团队先后争取到农业农村部、省财政厅等1700余万元的项目经费,实施草果基地建设等多个科技推广项目,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怒江草果生产的技术措施,以养蜂辅助性授粉、草果园低位喷灌等技术,解决了怒江州草果花而不实、产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以田间生产便道、草果专用生产索道解决了山区草果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项目间接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底,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已由2014年的42.6万亩发展到2021年的111.45万亩,年产值4.03亿元,已成为我国草果的核心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