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文章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文章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文章指出,第一,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第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第三,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第四,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第五,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黑龙江:黑土地振兴发展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黑龙江考察,要求黑龙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绩。牢记总书记嘱托,黑龙江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迈出振兴发展的坚实步伐。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黑龙江,深入农村、企业、林场、科研单位考察调研,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擘画蓝图。
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8年9月,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察看水稻收获情况。
总书记的嘱托就是前进的动力,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种业振兴,加强黑土地保护,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141.0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黑龙江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2.185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筑牢国家天然生态屏障。黑龙江是全国重点林区,2016年5月,总书记来到伊春,他指出,过去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是为国家作贡献,现在林区全面停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样是为国家作贡献。牢记总书记嘱托,六年来,伊春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3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3.8%。当地依托好生态发展乡村游,林区迎来了新生活。
黑龙江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总书记两次考察都十分关心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他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几年来,黑龙江以创新为支点,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全链条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如今,黑龙江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768家增加到2738家,科技创新成果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奋斗者”号深潜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安排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对政策实施提速增效。这既是及时加大力度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又坚持围绕市场主体实施宏观政策,实行精准调控,提高效率,不透支未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部门迅速行动,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出台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一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退到位。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无论是否参加失业保险,都要发放临时补助或救助。对汽车央企发放的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广泛告知办理方式。其他各项政策都要细化到可操作、能落地。二要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策“非申即享”。对复工达产要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对投资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台账,推动尽快开工。确保夏收农机免费顺畅通行。落实支持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等举措。三要强化落实督促。国务院派到12个省的督查组要尽快形成报告,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对各地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调查失业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物价等主要指标,由统计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
会议指出,当前部分群众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要有针对性加大帮扶。一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提高标准增发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月底前要发放到位,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二要加强对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易返贫致贫和低保边缘人口等的监测,对困难人员及时救助或纳入低保。三要保持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对符合条件临时遇困无法缴纳基本医保费的给予参保资助。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已过两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6月1日)的小麦机收进度显示,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过两成。各地抢抓晴好天气,有序推进小麦机收。
目前,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6518万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7.4万台。
江苏盱眙90多万亩小麦迎来大面积收获。看着小麦如期收获,种粮大户季发银心里踏实了不少。而就在几天前,由于与他合作的农机手临时有事赶不过来,他家的2100亩小麦收获出现农机缺口。他试着往机收信息交流群里发了求助信息,没想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很快就帮他调来了8台联合收割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两天,河南修武25万多亩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在五里源乡,为确保小麦全部收在适收期,当地提前摸清底数,900多名乡村干部带头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农民抢收小麦。
山东枣庄210万亩小麦开始收获。今年,当地供销社大力推广土地生产托管,促进粮食稳产提质。大刘庄村托管面积达到80%,麦收大忙,农民不用再到处找农机,专业合作社直接上门提供机收服务。
当前,全国小麦集中收获由南向北展开。为确保小麦在适收期应收尽收,农业农村部牵头成立了全国小麦机收工作专班,派出9个工作组专项指导各省小麦机收。
最新小麦机收进度显示,湖北麦收扫尾,安徽麦收进度过三成,河南过两成半,江苏过一成,陕西近一成,山西、山东也陆续收获。
多彩活动庆“六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欢度节日。
全国妇联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活动,依托中国儿童中心和各地校外活动阵地,线上线下开展红色故事分享、劳动教育实践、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展现少年儿童快乐生活、茁壮成长的良好风貌。
“六一”儿童节,在江西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孩子们担任“小讲解员”,向游客们义务讲解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江苏淮安,一部为孩子写、给孩子看、由孩子演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昨晚首演,在孩子们心间播撒戏剧的种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浙江杭州,30名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听障儿童走进航空研学基地,听飞机工程师讲解发动机架构、工作原理等航空知识。
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快乐。河北武邑县的各个幼儿园开设农业生产劳动课,让小朋友们在农场里为菜苗浇水、给家禽喂食,锻炼劳动技能;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的小学生们参加学校举办的美食大赛,精致的花样美食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作为制造业大省和数字经济大省,广东面对疫情反复和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正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东莞市厚街镇,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正在全镇500多家家具企业中全面展开。在一家刚刚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家具企业,记者看到,家具产品直播带货的同时,直播中的订单直接传输到了工厂自动化系统。
新上的数字化系统不仅促成了100万元订单,而且在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人工成本下降了20%。
今年以来,广东省安排了24.765亿元的专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同时探索创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将品牌商、加工厂、原材料商等精准连接,塑造传统产业集群的新型链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行业化、集群化的特点。
截至3月底,广东已累计推动超2.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2.5万家中小企业“上线用云”。其中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上海今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海今天(6月1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昨天,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0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159例。
今天,上海市内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全网恢复基本运行,轮渡恢复17条航线运营。上海三大火车站也全部恢复运行,从上海出发的运行班次在有序增加,运力也逐步恢复。城区重点区域加大共享单车投放力度,方便市民出行。
今天起,在做好防疫管理的前提下,上海加快企业、园区、楼宇等全面复工复产。
今天,包括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项目等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复工。施工现场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每日进行抗原检测,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同时,上海各区推出有针对性的复工复产扶持政策。浦东新区今天出台“统筹防控和文体旅产业发展十条举措”,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全国妇联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会
今天(6月1日),全国妇联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儿童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交流分享学习体会。大家表示,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
中国少年先锋队统计简报发布
今天(6月1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中国少年先锋队统计简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042.5万名。全国共有基层少工委20.7万个。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少先队大队21.6万个,中队302.1万个。 全国共有少先队辅导员346.5万名。
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今起实施
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今(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共安排中央资金169亿元,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80多万公顷,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多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措施发布
今天(6月1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要求确保完成今年务工就业3000万人以上目标任务,提高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达到55%以上,对有小额贷款需求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年度新增小额贷款规模较去年只增不减。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比重将超50%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今天(6月1日)公开发布,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藏东南、川滇黔桂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建设,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
1—4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4815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
5月我国港口运行稳中向好
今天(6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重点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同比下降0.7%,日均环比增长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08万标箱,同比增长4.2%,日均环比增长4.4%。
一季度超七成外资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
中国贸促会近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一季度,71%的受访外资企业维持了业务规模,16.4%的企业扩大了业务规模,72.1%的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
(文章来源:央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