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三访两解” 走出农村善治新路——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五月,雨洗后的天空更加明净。走进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一条条乡街水泥道路宽阔敞亮,红黄蓝的垃圾桶摆放有致,桃花坞湖畔边的公共厕所干净整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自去年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来,南明区把农村“五治”作为保障农村民生的关键,探索出“三访两解”(访群众、访党员、访村支“两委”、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工作法,切实推动农村“五治”走深走实,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访群众,面对面倾听心声。

  “我家想改造厕所,但是没有多余空间。”“我家农家乐门口到处都是垃圾,能不能设置集中清理点?”最近,永乐乡干井村村民的家中很是热闹,原来是乡党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正在和村民们聊“五治”工作开展以来,村民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以及诉求。

  为深化乡村振兴成果,永乐乡党委班子带领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调研走访,针对“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水污染治理、危房修理、民风民俗”等情况,面对面与村民交流,询问工作成效,听取村民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逐一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对账销号。

  访党员,实打实广纳建言。

  “作为一名老党员,您觉得农村‘五治’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您对农村‘五治’工作的建议是什么?”“您觉得村‘两委’在农村‘五治’工作中发挥的成效如何?”如何了解基层工作扎不扎实?村两委工作作风过不过硬?永乐乡紧抓“关键少数”,在全乡开展访党员工作,以座谈会、坝坝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向村民党员征求对乡党委、政府及村集体发展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老党员有存在感、价值感,激发党员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希望能够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干井村老党员朱时金说。

  目前,全乡共访谈党员30余名,收集到关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员教育管理、传承民族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振兴等意见或建议共计20余条。

  访村支“两委”,心贴心聚焦民生。

  “村民的困难是否都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否有规划?”“‘五治’工作推进过程中是否有难处……”在干井村村委会的坝坝上,乡党委干部和村“两委”人员正在进行交流。

  围绕当下农村“五治”工作推进情况、乡村产业项目、村集体发展,永乐乡全面开展访村支“两委”活动,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就业致富,与村“两委”共同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梳理出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以前有问题,要跑到乡里去反映,现在干部都往村里走,主动帮忙解决问题,我们更有干劲了。”干井村第一书记孙翠华说。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解决矛盾纠纷,助推乡村治理提档升级。

  “我家是老房子,没有空间修厕所怎么办?”“我家门口的臭水沟严重影响了生活。”我们想把这个臭水塘修成荷花池,但缺少资源……

  访出问题是第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根本。

  永乐乡依托前期摸排的基础信息底表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梳理出问题,建立“一户一策”,以区域卫星图为基础,绘制出农村“五治”进度图,开展“挂图作战”,通过不同的图例标示出每家每户的房屋基础情况和“五治”参与情况,推动“五治”工作进度可视化,实现“五治”工作“一图清”,为工作精准推进和查漏补缺提供了作战方向。

  改厕建厕,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围绕饮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对村庄全面进行供水管网改造,确保群众生活用水供应,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站,还村民美丽乡村,将“治风”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党员100%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向村民100%发放《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倡议书》,为村民减轻了“人情债”……

  一项项民生事实落地,“五治”工作也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入农家,在永乐的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