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多地发力科学城建设 如何兼顾原始创新与产业发展?

  科学城的建设门槛较高,某种程度上是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奢侈品”

  过去一年,全国多地将科学城建设作为吸引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要素的一张城市名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仅在北京就聚集了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等三个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等。

  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武汉等,也把科学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重庆提出,到2025年,将西部(重庆)科学城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湖北的东湖科学城于2021年启动,面向全球创新策源,加速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前,东湖科学城成立了前线指挥部、组建攻坚突击队,实现每天不一样、每季大变样。

  对于科学城“遍地开花”的趋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城是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以各类交叉研究平台为支撑的创新资源集聚高地,需要经济实力、科研基础和产业规模作支撑。

  “科学城的建设门槛较高,某种程度上是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奢侈品’,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建设科学城的实力。” 方煜认为,要想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应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城的创新模式。

  “双总师领衔”制度

  “科学城不同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功能的产业园区,也不同于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功能的科技城。” 方煜介绍,科学城一般包含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特色创新主体、科技转化企业等多类型的创新主体,形成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的综合性城区。

  以北京、上海、深圳、合肥为例,这四地已成功申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对应着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这四个核心载体。方煜表示,这四大科学城面积都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张江科学城迎来扩容。根据上海市发布的《张江科学城发展“十四五”规划》,张江科学城总体空间将由95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

  对比之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功能的产业区,或者以大学高等教育为主导功能的科教城,一般面积为20-30平方公里。方煜表示,科学城包含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城市服务等三大核心功能板块。从用地比例上看,科研设施用地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城区。

  那么,相比北京、上海等地起步较早的科学城,新近入局的科学城建设为了在这场卡位赛中取得优势,几乎都面临着建设与规划并行、如何做好规划与建设相统一的问题。

  “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可以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方煜介绍,光明科学城搭建了以空间规划纲要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穿透式规划”体系。其特点就是从“规律探索—空间保障—项目抓手—政策支持”四个方面让宏观规划可落地实施。

  据方煜透露,光明科学城规划的编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纲要并行,配合光明大科学中心向国家的申报工作。在第二阶段,细化城市设计,调整法定图则,确定发展蓝图。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第三阶段后,光明科学城建立了由1名总规划师和1名总建筑师共同领衔的“双总师领衔”制度。“双总师”制度提供从项目策划规划到项目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技术咨询顾问服务,对前期策划及项目可研把控、规划设计技术审查、设计招标需求把关、建筑设计技术审查、建设形态风貌管控、技术咨询答疑等关键环节提供伴随式的技术支持。

  因地制宜选择创新模式

  在各地科学城建设中,大科学装置都成为布局的重中之重。大科学装置又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1950年以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只有1项来自于大科学装置;1970年以后,有超过40%来自于大科学装置;1990年以后,这个比例高达48%。

  不过,大科学装置往往需要高额的建设费用,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投入都是正常水平,此后还需要运行、科研、改进发展等多项后续费用。如何让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摆在各地科学城建设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方煜介绍,大科学装置一般分为专用研究设施(如大型对撞机)、公共实验平台(如超级计算机)、公益基础设施(如海洋科考船)等三类。不同的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创新结合的紧密度不同,公共实验平台类与产业创新结合更紧密。

  比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主要布局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装置,在地球环境模拟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上海张江科学城主要布局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超算等装置,以公共平台类科学装置为主。光明科学城主要布局中能同步光源、深圳超算二期等装置,也是以公共平台类科学装置为主。

  “公共实验平台类与产业创新结合更加紧密。” 方煜表示,超级计算机是模拟核试验、气候变化模拟等的重要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具有综合性极强的实验、研究能力,是工业创新的源头,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自由电子激光在化学、材料、能源领域领用极广。

  方煜认为,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城的创新模式。

  北京大科学装置+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是深圳的11倍,合肥的4倍,上海的2倍,武汉的3倍,北京怀柔科学城“从0到1”,专长在于基础研发。

  深圳企业内技术研发机构达679家(占全市93%),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全市95%,重点补足的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以光明科学城布局“从0到1”,重点在发挥产业生态优势,补齐大学和科研机构短板。

  “武汉东湖科学城建设可以借力‘从0到1’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做强‘1到10’的应用研究环节,提高产业密度和创新密度,更好地支撑‘10到1000’的产业创新。” 方煜建议,武汉要发挥科研院校密集优势,强化“从1到10”,更好地支撑“从10到1000”。

  非一线城市的机会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颇具规模的科学城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方煜表示,这符合科学城建设的规律,一线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科研基础和产业规模,这些都是建设科学城的基础条件,也将是我国继续参与全球竞争和分工的主战场。

  不过,其他城市并不是没有机会。方煜表示,合肥滨湖科学城主要布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等装置,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要素集聚规模,但是在产业结合上不及上海张江科学城。像合肥这样的非一线城市,既不要跟一线城市PK经济实力,也不要放弃产业而变成单纯的某一类大科学装置,而是要在规划阶段就找准自己的定位,基于自身产业优势进行发力。

  以武汉东湖科学城为例,方煜认为,东湖科学城作为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叠加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和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区”政策优势,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此外,目前东湖科学城所在的武汉东湖高新区,90%以上的高科技企业携带武汉高校基因,85%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来自高校。在方煜看来,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方面,东湖科学城已具备世界一流科学城水平。

  但方煜也提醒,东湖科学城也面临一些短板问题,如武汉都市圈核心资源集中东湖,周边城市协同创新体系仍在培育;东湖科学城交通“边缘/通道”特征明显,距离支撑“科学中心”目标仍有差距。

  “总体而言,相比一线城市的科学城,东湖科学城有机会建成一个面向应用端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方煜认为,东湖科学城有优于光明科学城的科教、科研资源优势,比张江科学城的空间更多样,比怀柔科学城的城市区位更好,目前迫切需要把这些优势整合放大,融入规划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