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A股V型反弹!海外投资机构看多中国市场 北向资金最近在买啥(名单)

  昨夜,欧美股市遭遇大幅杀跌,标普500指数跌3.88%,较历史高点下跌超21%,进入技术性熊市;纳指重挫4.68%,较历史高点下跌超33%。欧洲主要股指亦大面积下跌。

  而在海外股市巨震下,6月14日A股盘中一度大跌,午后券商、汽车、石油、保险等板块合力上涨,截至收盘时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成功翻红,分别上涨1.02%、0.2%、0.07%。市场成交额连续三天超过一万亿元。

  数据显示,今天北向资金跟随指数先抑后扬,早盘一度净卖出25亿元,午后大幅进场抢筹,全天净买入39.4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6.3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海外投资机构加仓A股、港股,并表示,未来看多中国市场。

  1、中国资产被视为新的投资避风港

  中信期货认为,外盘偏弱可能扰动情绪,但鉴于国内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全球收紧的影响可控,且可能成为资金避风港,近期陆股通资金大规模流入显示A股中期极具性价比

  一位华尔街大型对冲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海外资本热捧中国股票资产,主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中国持续推进复工复产与经济刺激措施,经济重回增长动能,带动企业利润增长;

  二是中国股票的低估值正创造较高的投资安全性;

  三是近期人民币汇率明显企稳,打消了海外投资机构对中国资本流出的担忧。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欧美股市剧烈波动,投资机构纷纷将低估值中国资产视为新的投资避风港。”上述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当前海外投资机构将中国股票资产的投资策略,从“低配”调高至“标配”,甚至部分新兴市场投资基金已超配中国股票资产。

  此外,高盛、瑞银、摩根大通等知名国际投资机构都在近期表示了相似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刺激措施的展开,上市企业的利润将会触底回升,而且当前估值较低,颇具吸引力。

  其中,摩根大通报告还提到,随着新冠疫情封锁的缓解和监管压力的减弱,中国股票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将会减弱,甚至“逆风可能转为顺风”。中国稳定的通胀环境将为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政策灵活性,从而令中国资产成为更好的多元化配置选择。

  对此也有机构表示仍有担忧。

  东海期货认为,随着欧美发达经济体紧缩步伐加快,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将冲击全球市场。

  中航证券的研报进一步表示主要有两点担忧:

  1、制约国内流动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急速上行之下,中美长端收益率倒挂幅度较上周末进一步加深,外部流动性持续对国内宽松形成制约。

  2、欧美需求减弱。美国已经开始收缩流动性、欧盟也将在下半年开启流动性回收,对我国出口整体需求将趋于减弱。

  值得注意的还有,6月13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是两者自4月以来首次出现倒挂。该现象被广泛视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前兆。

数据来源:wind,制图:21投资通

  2、北向资金连续十天净买入,都在买啥?

  作为外资的“大本营”,北向资金近期也明显加大了买入A股的力度。

  根据wind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10日,北向资金保持了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高达660.75亿元(人民币,下同),刷新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天数的最长记录。此外,近半年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741.62亿元,这意味着这10天北向资金的买入量占这半年来累计净买入89%。

数据来源:wind,制图:21投资通

  据21投资通统计,在上述的十个交易日(5月27日至6月10日)中,登上北向资金十大成交股榜单次数最多的个股为:比亚迪、贵州茅台、隆基绿能、宁德时代、五粮液和中国中免。

  除上述几家“常客”外,还看到了韦尔股份、美的集团、国轩高科、歌尔股份的身影,其中拥有锂电池概念的国轩高科在区间内涨幅高达32.35%颇为惊艳。国轩高科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1年底已实现设计产能50GWh,2022年底预计将突破100GWh。

  中原证券最新研报表示,5月锂电池板块总体显著强于主要指数表现,主要系板块前期回调充分,且板块中部分优质标的估值偏低,同时近期行业政策密接出台,汽车产业成为提升经济的重要抓手。结合国内外行业动态、细分领域价格走势、月度销量及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景气总体持续向上。

  中信期货认为,在整体反复之际,优先关注确定性方向,即中报炒作领域。结合一季报,处于高景气状态的领域有几个细分方向:

  一是供给瓶颈的资源股;

  二是新能源车及相关新材料行业,重点关注上游材料;

  三是景气度快速修复行业如媒体娱乐软件;

  四是有独特逻辑的行业,如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纺织制造以及困境反转的航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