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碳中和周报(第50期)丨《“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出台;绿色建材下乡全面启动;《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将发布;南财城市通推出碳排放监测平台

  2022年“双碳”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正在加快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陆续公布,先立后破,这是今年有序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孙金龙: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绿色建材下乡全面启动:浙江获批首个试点,津鲁川积极申报;绿标委将适时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南财城市通3.0上线:碳排放监测平台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孙金龙: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近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发表的《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文章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文章指出,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持续加强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

  文章还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2021—2030年)》,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做出了不少探索,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也逐渐成形。目前,“双碳”领域的工作快速推进,不过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仍需完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绿色建材下乡全面启动:浙江获批首个试点,津鲁川积极申报

  6月6日,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信息发布及线上平台启动会正式召开,会议发布了2022年首批下乡活动产品清单及企业名录,启动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电商平台,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下一步,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将充分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利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引导绿色消费,努力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工

  信部等六部门日前发布了首批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产品清单及企业名录,并启动活动公共信息发布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引导激发消费。

  今年工信部将按照“部门指导、市场主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个左右基础条件好、有积极性的地区试点开展活动。目前,浙江省通过申报已经获批成为第一个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试点地区,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也在积极申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农村地区受限于流通及物流基础设施一直存在消费难的问题,通过消费下乡行动深挖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促进渠道和服务下沉,也是当前促进国内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已相继开展,绿色家电下乡也将在近期启动。

  3、能源局:将抽水蓄能作为稳经济的重大任务

  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以及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要将抽水蓄能作为落实国务院稳经济部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作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作。

  会议要求,要落实国务院稳经济部署,明确抽水蓄能年度及“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做好抽水蓄能产业链协调,统筹投资、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等各环节。强化资源配置,加强勘测设计工作,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提前谋划电力设备制造结构调整,提高机组设备制造产能,满足当前及未来抽水蓄能大规模开工建设需要。在大力发展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发展中小型抽水蓄能,抓紧启动示范应用。做好新项目纳入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和规划修订调整工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就提出,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其中包括重点布局一批对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作用强、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促进作用大、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条件成熟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多个省份加快抽水蓄能工程投资建设,在多地散发疫情影响,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类基建投资对于稳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4、发改委、能源局: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持续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发挥储能技术优势,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保障储能合理收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通知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充分发挥独立储能技术优势提供辅助服务,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进一步支持用户侧储能发展,建立电网侧储能价格机制。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今年以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重磅政策文件均提及发展新型储能。此次两部门发布的文件规定,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且独立储能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这些实际的扶持措施,将进一步加速独立储能的建设进程。

  5、四部门联合发文:核增产能煤矿要积极承担电煤增产保供责任

  6月7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煤炭先进产能核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切实做好能源保供期间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管理工作,进一步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提升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要严格有序确认先进产能煤矿,严格认真审查安全生产条件,实事求是确定核增幅度、间隔和剩余服务年限,依法依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通知规定,已核定生产能力的煤矿满1年后(露天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或者智能化煤矿不受限制),可通过生产能力核定方式提高产能规模。严格履行电煤保供稳价责任,核增产能煤矿要积极承担电煤增产保供责任,核增产能形成的新增产能必须全部按国家政策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能源安全是今年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以煤为主的国情下,煤炭的保供稳价对于能源安全来说意义重大。通知规定核增产能煤矿要积极承担电煤增产保供责任,核增的新增产能全部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在当前迎峰度夏用电高峰将至的背景下,有利于保障电力供应。

  6、发改委下达46亿元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投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规划文件,推进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6亿元,重点支持纳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相关项目建设,推进太湖流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地区水环境保护修复,积极支持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和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重大战略内重点流域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着力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今年要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水利投资占相当大的比重。在稳经济的背景下,4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投资将对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同时推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建设。

  7、南财城市通3.0上线:碳排放监测平台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

  6月10日,南财城市通3.0版重磅上线。在既有的营商环境监测、产业招商、企业创新测评、经济运行监测等核心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迭代后的南财城市通3.0版新推出碳排放监测平台——旨在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碳排放分析核算与可视化监测,助力各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监测平台一期,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全国碳画像、区域碳对标、城市碳趋势、企业碳足迹四大功能模块。为了满足更精细化的碳排放管理需求,南财城市通正在搭建面向园区、市区的碳排放监测业务应用平台。

  南财城市通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城市治理解决方案,除了推出新的数字化监测平台,还提供相关的智库研究和媒体服务等。6月1日,南财城市通、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正式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通过构建的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30个样本城市的节能减碳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了让各方更好了解南财城市通相关产品和服务,南财城市通官网已正式上线(https://city.sfccn.com)。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自2021年初问世以来,南财城市通已陆续推出营商环境监测、经济运行监测、产业招商、企业创新测评等多个核心产品模块。南财城市通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为依托,构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专家智囊库深度融合,聚焦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社会焦点、金融风险、政务服务与企业扶持等领域,实现实时监测、对标对比、预警预测、政策模拟、研判评估等多元功能。着眼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南财城市通现重磅推出集“数据+平台+智库”于一体的碳排放监测全链条解决方案。

  8、全国碳市场碳价保持不变

  6月6日-1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50,050吨,总成交额8,957,950.00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50吨,周成交额2,950.00元,最高成交价59.00元/吨,最低成交价59.00元/吨,6月10日收盘价为59.00元/吨,与前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持平。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50,000吨,周成交额8,955,000.00元。截至6月1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2,986,730吨,累计成交额8,433,653,965.02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过去两周全国碳市场乏善可陈,挂牌交易周成交量都维持在最低位,碳价一直不变。

  二、绿色金融周报

  1、交易商协会曹媛媛:绿标委将适时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

  6月2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绿标委)线上召开第六次委员会会议。会议就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工作及年度工作计划等议题进行了审议。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绿标委主任委员曹媛媛表示,绿标委将适时启动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推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标准统一。后续将以评估认证市场化评议结果发布为契机,通过线上论坛、讲座等形式继续加大绿色债券宣传推广力度;同时,持续加强评估认证机构执业检查工作,强化交叉检查等制度建设,规范评估认证机构行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绿色证券市场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完善加强。绿标委会第六次委员会议提出适时启动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将会进一步规范绿色证券市场运作,完善监督体系。

  2、中国银行拟创新推出转型债券,支持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中国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创新推出转型债券,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支持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通知规定,转型债券,是指为支持适应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低碳转型领域的债务融资工具。资金应专项用于企业的低碳转型领域,重点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转型信息披露在参考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实践的基础上,全面展示发行人转型的相关信息。第三方评估认证也应参照国际标准,建议发行人聘请评估认证机构出具转型评估报告。并且设立募集资金监管账户或专项账户管理资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银行发布《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明确了转型债券的定义,设定了资金应用领域和信息披露,评估认证标准,对于转型债券的试点开展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和引导,此外在相关方面参照国际标准,推动转型债券的建设积极向国际靠拢。

  3、5家金融机构成为绿色商业银行联盟基石成员

  6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在港举行绿色商业银行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基石成员谅解备忘录签订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宣布5家金融机构正式成为该联盟的基石成员。5家金融机构分别是中国银行(香港)、花旗集团、东方汇理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总资产超过7万亿美元,它们将与IFC和金管局合作,鼓励客户采用绿色策略、推广绿色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商业银行联盟会作为一个全球倡议,是汇聚绿色金融领域的先驱,五大金融机构加入该联盟的基石成员,在新兴市场建立绿色平台,集合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及创新技术提供者的力量,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

  4、中信银行落地无锡市首笔碳排放跨境交易

  据媒体报道,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为远景科技集团成功办理碳排放跨境汇款110.5万美元,这是无锡地区落地的首笔碳排放类型跨境交易。本笔跨境交易中,远景科技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景融售电有限公司与境外公司签订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农业碳信用的现货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10.5万美元,用于集团碳汇储备和自身碳中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无锡市中心支局的指导下,该分行立足业务特点量身定制方案,为企业设计了资金汇出模式,助力该笔跨境碳交易顺利落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努力打造“绿色+”系列融资模式。

  5、湖北出台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专项政策措施

  近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12条具体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金融资源投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明确湖北省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支持工作目标,力争到2022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40%,17个市州6大领域内绿色产业信贷支持全覆盖,到年末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引导相关银行大力申报使用两项绿色货币政策工具,确保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发放金额逐季多增。

  《实施意见》重点指出加强“鄂绿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鄂绿通”平台功能优化,以“鄂绿通”平台、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平台、重点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货币政策工具对接管理系统构建“四位一体”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建立湖北绿色企业(项目)认证评价体系,实现绿色项目的精准投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湖北不断打造“双碳”绿色金融资源聚集高地,扩大绿色贷款和创新类绿色金融产品业务规模,完善“鄂绿通”平台功能优化,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白名单”支持,有助于切实做好融资对接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融资支持政策建立绿色项目评价流程,对于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和碳市场有序发展,助推湖北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崛起具有积极意义。

  6、重庆首个气候投融资试点通过国家评审

  近日,重庆市两江新区申报的全市首个气候投融资试点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到2023年,两江新区将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到2025年,将集聚一批活跃的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形成一批可持续的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目前,两江新区已初步形成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低碳排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工业总产值近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8.4%,两江新区绿色贷款余额约1366亿元,居全市第一,具有开展试点的良好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旨在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有利于为促进地方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广州落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强化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6月5日,广州市正式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条例》指出在金融领域落实应对气候变化要求,推进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建立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及市场交易相结合的低碳行为引导机制。明确建立多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建立市场化运营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基金,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在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发展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系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条例》作为广州市生态环境领域打基础管长远的综合性法规,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厦门落地“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6月5日,“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厦门农行落地。此次活动待售的莲花镇农业茶园碳汇总量为34327吨,厦门农行为每笔碳汇交易提供20元的补贴,活动参与者可运用农行掌银数字人民币钱包线上购买莲花镇的农业碳汇,通过数字人民币账户支付1元,可购得价值21元的3吨碳汇。至5日下午,已售出近7000份碳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项目的落地开创了“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新模式,不仅有助于引导农村农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助力碳减排,同时通过倡导个人通过购买碳汇抵消碳排放,共同支持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实现助力乡村振兴。

  9、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合作项目签约300亿元

  近日,兰州新区举办绿色金融助力强省会行动暨项目签约仪式,兰州新区管委会与12家金融机构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关金融机构与企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签约总额达到300亿元。本次政银企深度合作将助推兰州新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为高质量推进强省会行动贡献力量。签约仪式上,部分金融机构代表分别从项目、基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专项债券等方面作专项主题发言。在活动现场,部分企业做了推介路演,项目涵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大数据、新材料、医疗康养以及能源化工等诸多领域。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建立常态化的政银企沟通合作机制,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难的问题,推动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是兰州新区当前及今后的重点工作。兰州新区推出系列惠企惠银政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展壮大,为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10、天弘低碳经济混合基金正式发行

  6月6日,天弘低碳经济混合基金正式发行。该基金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类型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聚集能源、交通、建筑、提效、辅助减碳、新材料等领域。其中产业链端拆分为能源消费侧和能源供给侧两部分,供给侧包括各个发电端如何发电、输配送,并送到终端耗能处;消费端则集中到了工业部门、交运部门和建筑部门。该基金通过优选低碳经济相关的优质股票,在严格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低碳发展对投资带来了新机遇,要把握碳中和背景下能源革命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划时代机遇,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的创新领域进行投资。

  11、中信环境发布2021年度ESG报告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信环境发布2021年度ESG报告,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负责任的投资运营、重创新的科技发展、促和谐的社会贡献四个方面,展示中信环境投资集团在环境、社会和管治方面的年度履责业绩。报告指出,2021年中信环境旗下控股参股企业处理污水4.2亿吨,固体废弃物发电量75亿度,处理处置危险废弃物9万吨、活性污泥19万吨,减少碳排放500余万吨,减少COD排放量2万吨,减少氨氮排放量1千吨,减少SS排放量6千余吨,减少总氮排放量1万吨,减少总磷排放量143吨。以及积极推动环保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信环境作为中信集团在环保领域的投资运营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业务发展、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为中信集团ESG评级持续作出了贡献。

  12. 柯林斯宇航推出电子飞行文件夹,帮助航空公司节省1%燃油

  科林斯宇航公司近日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公司通过寻找数字航空解决方案提高飞机地飞行效率和可持续性,新推出电子飞行文件夹Flight Hub.Flight Hub能够为飞行员和航空公司整合数据源和工作流程,从始至终支持飞行全过程。

  柯林斯宇航互联航空解决方案业务总裁Jen Schopfer表示,柯林斯公司开发Flight Hub的核心目的是减少对多个数据进行整理不必要的时间。为此,Flight Hub中将引入重要的新功能之一是飞行剖面优化(FPO)解决方案,相比于以往的运营飞行计划(OFP)和飞行管理系统(FMS)提供飞机路径信息,FPO更为及时,可以为飞行过程提供实时路线推荐。使用FPO每年不仅可以帮助航空公司节省高至1%的燃油,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省飞行时间,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柯林斯宇航推出新产品Flight Hub,通过技术进步不仅实现了功能的优化,还有效地降低了碳排放,为行业做出了表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