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太突然!再见,爆款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方丽 李树超

春节成为新基金发行的一道分水岭。节前,市场高歌猛进,新基金爆款频现,“日光基”比比皆是;节后,连续回调的市场新基金发行市场一再降温,越来越多的产品延长了募集期。

面对骤然冷却的认购情绪,基金公司积极面对,多家公募启动公司或基金经理自购,向市场传递信心;寻找帮忙资金,调整产品发行结构,降低预期。同时,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通过基金经理写信等方式对投资者进行“心里按摩”。

“后爆款时代”,新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生态。

春节前后新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

伴随股市调整,无论是新基金发行成立数量还是基金营销端反馈的信息,都反映出偏股基金发行难度加大。

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2月18日以来合计有211只新基金发行,其中104只是主动偏股型基金,占比近一半。然而,截至3月21日仅有53只基金成立,平均认购天数为10天,平均发行规模28亿元。仅4只主动偏股基金一日售罄,且3月以来未有1只偏股“日光基”诞生。

上述53只基金中,40只限额发行,而达到目标募集规模的仅有4只。如华南一家公募旗下一只偏股混合基金限额120亿元发售,发行14天募资不到7亿。

就在一个月前,新基金发行还是一片火热。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2月10日有213只新基金启动募集,101只为主动偏股基金。这些新基金平均募集时间仅6天,平均成立规模52亿元,绝大多数限额发行的基金均达到了目标;多达35只主动偏股基金一日售罄。

而2月18日春节假期之后,合计63只偏股基金成立,平均规模28亿元。年初至2月10日成立的112只偏股基金,单只平均发行规模为53亿元。进入3月份,新成立平均募集规模进一步下降,仅19.34亿元。

事实上,近期多家公司在发行新基金时,都明显感觉到难度非常大。

华南一位中型公募人士坦言,近期新基金销售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无论是权益产品还是固收+,销量都比以往有所下滑。他认为这与市场调整过深过快有一定关系。

华富基金表示,公司今年以来仅在1月份完成了一只固收+(二级债)产品的发行,对近期的发行情况没有最直观的数据了解。从历史情况来看,基金发行规模普遍会受到市场行情与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近期市场震荡加剧,对后续走势的焦虑与持有基金的账面亏损,都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进而影响基金的销售节奏。

为应对急转而下的投资者认购情绪,基金公司展开了多样化的“心理按摩”活动,呼吁基金投资者“坚持投资有道,坚守长期主义,正确看待市场调整”。

基金公司调低发行预期

面对持续降温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基金公司也降低了发行预期。上述华南中型公募人士介绍,“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新基金发行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在产品在募集成立的基础上,对权益类产品期望目标在10亿左右,固收以及固收+产品规模预期在5-20亿。

在新发基金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市场调整过快,部分在前期高点买入的客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再次购基的意愿下降。此外,部分银行理财经理也出现了对市场判断的分歧和困惑,对于销售权益基金的潜在意愿也在下降。”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