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土地空间零增长 企业税收翻一番 只因项目一直在升级 |南北转型·产业故事

  最近,本市出台加快南北地区(宝山区、金山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南北两座“山”加快转型焕新的速度。其中,特别提出要以产业转型为核心,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打破原有的结构性桎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特色化转型。

  实际上,这几年,不管是在“南”金山,还是在“北”宝山,这样的产业转型探索已经开始,一些企业项目、产业集群正在发生“绿色升级”、“美丽嬗变”。最近,记者分别走进上海的南北地区,记录产业链上的一个个转型故事。

  在南上海的金山区,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已经落户12年。最近,该公司正在上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UVA新产品线项目,今后将供应一种防护紫外线的新型材料,预计产品会辐射整个亚太地区。

  记者采访发现,十多年来,这家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上马一个个“升级”项目,如今产品已从最初的“按吨卖”发展到“按斤卖”,附加值不断攀升。相比2015年,公司所用空间没增一分,但税收产出已经翻了一番。

  变化的,还有巴斯夫的邻居们。相比六七年前,其所在园区里的企业被清退了一半,但各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增,新引进的项目大多值得称道,不少是新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

  与此同时,“巴斯夫”们还发现,其身处的产业领域,之前叫“精细化工”,如今已有了新名字——“新材料”。而它们所在的园区,之前叫“金山第二工业区”,现在已整体变身为“碳谷绿湾”,其中80%以上已是新材料企业,这个地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的趋势初显。

  一个园区的“涅槃重生”,落在一家家具体的企业身上,就是一个个曲折生动的故事。

  老项目“升级记”:产品从“按吨卖”变为“按斤卖、按克卖”

  巴斯夫金山项目起步于2010年,是巴斯夫集团在亚洲重要的个人护理化学品和特性化学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提升,新项目的上马,基地的产品不断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升级。

  “一开始,公司生产的主要是日化洗护产品的化工新材料。”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培士告诉记者,简单来说,最初的产品主要用作洗发水、沐浴露等的原材料,突出洗涤、去油污的性能,那时是大桶大桶地“按吨卖”,而如今,产品已经拓展到了护肤、防晒等应用领域,越来越高端、精细,不知不觉变成了“按斤卖、按克卖”。

  据介绍,2017年,该公司投产了一套多用途生产装置,产品从洗涤用品拓展到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等领域,可以为面霜等护肤品生产提供新材料。而眼下,正在建设的UVA新产品线,进一步把产品用途拓展到了防晒领域,生产的是一种紫外线过滤产品组合,可为防晒霜生产提供新材料,项目设计产能为每年1500吨,可辐射整个亚太地区,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投产。

  这种防晒新材料,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光稳定性UVA过滤剂之一,能有效过滤阳光中有害的UVA射线,可有效抵抗自由基和皮肤损伤。而且,这种新材料“低浓度、高效性”,只要添加一点点,就能起到明显的防晒效果,可以满足亚太地区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持续升级,一方面是紧跟市场需求的开发,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地区环境整治和产业转型的倒逼。因为,2015年,上海启动金山地区三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金山二工区被纳入整治范围,“闭门谢客”好几年,全力实施关停企业、深化治理、升级改造、能力建设等举措,累计关停企业70多家,接近总数的一半。

  在这个过程中,巴斯夫等存量优质企业也没闲着,纷纷开展升级改造,提升自身环保能力,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

  据透露,2015年以来,巴斯夫几乎每年都有技改项目上马,总投入达到了上亿级别,内容包括设备升级、体系建设、数字化改造等。比如,该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数字化安管平台,今后可以让工作人员戴上AI眼镜,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实现身临其境地“巡查”车间。

  “在企业实施技改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业绩曲线一直在往上走。” 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董晓丹告诉记者,2015年之前,巴斯夫上海公司的产税在三四千万元,到了去年,该公司产税已达到了六七千万元,几乎翻了一番,“在零增地的情况,实现了大幅增效”。

  而眼下,巴斯夫还努力朝着更高的“绿色化”目标攀登。据介绍,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巴斯夫集团已提出,到 2030 年,要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 2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下一步,金山基地将加大投入,采取多项措施,助力实现这一绿色目标。

  新项目“变形记”:吃的是“空气”,吐出来的是“高端新材料”

  库贝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材料领域的新兴企业。2017年,其实验室项目落户金山“碳谷绿湾”,今年初,公司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我们研发生产的,是一种从空气中提炼合成的新材料,属于第三代树脂。”公司CEO刘章友介绍说,它叫“聚硅氮烷树脂”,简称PSN,是新材料里的基础材料,也是一种助剂,可提高新材料的相关性能;相比第一代从自然界提取的树脂、第二代从石油中提取合成的树脂,它具有耐高温、粘接力强、高阻燃性的优势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新能源基建、半导体电路、家电等行业。

  塑料、轮胎在火中一烧就没了,这种新材料到底有多耐高温?记者来到公司实验室,只见那里正同时进行几组对比实验,将这一新材料分别置于80、200、600、1300的高温环境中,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密切监测其是否变样、是否出现性能改变等。“它最高可耐1800的高温,最低可耐零下200的低温。”刘章友如是说。

  作为全球仅有的两家PSN商业化生产企业之一,库贝眼下虽然才刚进入量产阶段,但去年已与上海石化携手在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外壳的研制中大放异彩,引起了各方关注。

  “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高于800,持续燃烧了16天。” 刘章友介绍说,这次火炬外壳采用的是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前者突出了轻、固、美等优势,后者则将碳纤维固化成型,并发挥了耐高温、耐燃烧、附着力强的特点,二者完美结合,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创。

  因为性能突出,库贝生产的树脂新材料应用空间十分乐观。据透露,该公司目前研制的产品有100多种,眼下主打6种,主要包括家电行业的耐高温涂层、汽车和新能源行业需要的胶黏剂、应用于高铁航天领域的复合材料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是一个巨大的行业空间。

  比如,在国内家电领域,一些品牌烤箱的耐高温涂层,就全部来自库贝公司,有了它,烤箱可以将成功把最高温从200提高到500,产品竞争力大大提升。而此前,国内家电行业一直无法进口耐高温涂层,只能选择在国内待加工生产,现在则可以把供应链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库贝生产的耐高温胶黏剂,具有超高耐热性、环保阻燃、高粘接力的特性,可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电路、环保、LED等领域。它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永久不变色,可应用于太阳能和光电玻璃表面。它还具有自清洁的特性,可用于防指纹的行业领域……

  今年9月,库贝的又一个主推项目将进入量产,产品是一种高分子环保型阻燃剂。相比传统阻燃剂,它更加安全、环保,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据透露,目前,该项目已经被一些投资者“盯”上,希望加入进来一起做大这个产业。

  记者采访时,库贝实验室外的一张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化学符号、专业名词等。原来,他们的团队刚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一起研讨了在氢能源行业里的可能应用方向。

  “比如,储罐的涂层、制氢的碳膜等,都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刘章友坦言,通过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科学强化战略布局,库贝希望能为国产高性能树脂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级新材料基地

  像库贝这样的新材料项目,正越来越多地向“碳谷绿湾”集聚。

  今年6月16日,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金山巴陵新材料年产25万吨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在碳谷绿湾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投资32.7亿元,今后其产品将替代进口,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电子消费产品、医疗耗材、5g通信光缆等领域。

  所谓热塑性弹性体,是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双重优点,被誉为“橡胶黄金”。这个新项目,是金山区与中石化集团联动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合作,也是金山加快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实现“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的有力助推器。

  而去年1月,总投资35亿元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也在附近开工建设。被誉为“黑黄金”的大丝束碳纤维,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50,强度是钢的7倍至9倍,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据透露,上海石化已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碳纤维大丝束产业化技术的企业,已拥有一批碳纤维复合材料新产品。

  去年9月29日,临港碳谷绿湾首发项目也启动建设,产业定位以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为核心,以纳米碳材料和氢能源新材料为代表,将形成包含技术研发、实验中试、生产制造、服务配套为一体的高端产业综合体,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

  南上海的金山区,正在积极谋划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中心”。

  据介绍,这两年,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正加强产业链招商,重点从新材料、碳纤维、电子化学品等产业上下游入手,增强园区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增链、补链、强链地位,并进一步加大外资项目储备。同时,园区加快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发掘一批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优质项目落户。

  “目前,园区的经济增幅,都来自老项目的升级,未来,随着大批新项目的投产,前景更加可期。”董晓丹介绍说,2015年,在整体转型之前,园区总产值135.9亿元,但到2021年,总产值达到328.21亿元,翻了一番还多,税收更从10.75亿元增长到35.81亿元,增加了2.5倍,“去年以来,园区引进新项目26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预计将在2025年迎来一个产出爆发期”。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