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半年广东GDP同比增长2.0%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记者7月18日从广东省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59518.4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6.0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4183.37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33169.02亿元,增长1.1%。上半年,广东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广东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对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稳定器”和“定盘星”的作用。据统计,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加值增长3.6%,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支柱产业中,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恢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4.3%、18.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0%,其中,居家办公设备需求较大带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7.3%;先进制造业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3.8%,其中,防疫检测需求推动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6.6%。

  服务业发展彰显韧性,优势行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7%。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2.3%,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14.2%,存款余额增长9.7%。

  新业态持续活跃,数字化、网络化向更多服务业场景延伸,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0.1%,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增长22.3%;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4.8%,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32.4%,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有序运行,1—5月,营业收入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2%。

  “三驾马车”拉动增长

  从“三驾马车”的表现来看,广东经济上半年的发展有很多亮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市场销售恢复增长,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上半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8.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8%。新动能快速培育,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8.8%,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30.3%,分别占制造业投资比重36.0%、64.9%。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完成投资下降1.2%,降幅比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2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投资增长46.0%。

  随着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消费市场呈现良好复苏态势。上半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0.9%。6月当月,发放消费券、电商平台“618”购物节对消费的提升作用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增速由降转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稳健,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5%,金银珠宝类增长6.6%,化妆品类增长3.2%。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0.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50.8%。

  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诸多外贸企业在上半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努力开拓市场。上半年,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下降4.0%。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比重持续提升,完成进出口额增长6.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4.5%,比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4.9%;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0.3%,增速转正。主要贸易对象中,对美国进出口增长18.8%,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1.0%,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9%。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广东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有所改善。但也要看到,当前广东经济增长面临的“三重压力”犹存,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尚需进步夯实。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