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以景为媒 农旅融合抱团发展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考评组一致认定,保康县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项目编制科学、组织有力、管理规范、成效显著,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保康县东依襄阳、西接神农架、北靠武当山、南临长江三峡,作为全省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和襄阳市唯一全山区县,2021年被省财政厅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全域旅游总体目标,保康县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全力打造“一村一景、串点成线、全面铺开”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特色的奋进之路。

  顶层设计,一村一景

  试点建设,规划先行。保康县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特色彰显等因素,对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进行点、线、面合理区域布局和准确功能定位。

  该县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实行一村一个发展目标,不重复建设。依托尧治河和黄龙观景区,将村庄纳入景区统一开发,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庄和宜游宜养景区――

  尧治河村建成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坪村致力打造田园综合体;黄龙观村建成康养风景区;横溪村打造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引擎;林川村建成诗画桃园生态体验区;堰垭村巩固提升全省“十大美丽乡村”成效;董家沟村以传统民俗文化为突破口,打造山区民俗文化旅游新村;鳌头山村挖掘传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全省“隧道第一漂”;鸡公岭村聚焦生态,打造山区休闲旅游名村;两河口村衔接示范片,打造马桥镇美丽乡村建设“桥头堡”。

  农旅融合,发展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该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展示农耕文化、开发农业旅游为主线,依托项目区林果、花卉、苗木等产业资源,以高山、大田、水系等生态景观为基底,融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满足田园风光游览、生态观光体验、设施园艺采摘、农业科研教育、文化学习体验等功能,给游客带来浸入式体验。

  黄龙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文化立村、环境美村、经济强村、产业富村为基点,走出“矿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该村对六柱垭废弃矿山进行了生态地质环境修复,消除危岩体,浆砌拦渣坝,拉土覆绿,实现了矿区到灾区、灾区到景区的蝶变;结合“生态黄龙观国学第一村”的新思路,打造国学文化和养生文化;结合六柱垭贺龙行军地遗址,建设红军宿营地,打造红色文化,挖掘黄龙观村民俗文化,将文化深植于旅游开发之中;在打造核桃示范基地的同时,发展带动村民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完善了“小三园”建设,家家户户门口建了菜园、果园和花园,带动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万元。

  财政引领,共同参与

  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保康财政“块头小”,自给率偏低,仅靠上级投入、县级配套无法满足示范建设需求。因此,保康县在资金来源上坚持“五路并进”:一是强力整合涉农资金,将13类负面清单以外的所有财政性资金24638万元纳入整合范围;二是省级专项和县级配套投入5750万元;三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入18995万元;四是村组自筹投入2365万元;五是引导当地农户自愿投入2543万元。计划投入资金54291万元,持续规范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目前已使用34600万元,支持建成项目62个、在建项目58个,完成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任务58%以上。

  尧治河村在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中创新思维,落实国家推行的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利用废弃矿洞大力招商引资,引入外资2.8亿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和地下旅游三界洞天景区项目,推进尧治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高效发展,带动300多人就业,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

  “六专”管理,提高效益

  为确保项目建设迅速推进,资金发挥最佳效益,该县在项目建设中探索出“六专”管理模式。

  一是项目专班管理。成立由财政、农办、项目办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领导专班,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申报项目文本指导施工,全程参与工程监督。

  二是规划专业设计。把村庄建设规划蓝图当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基石”,坚持因村制宜、科学规划、尊重实际,分类别打造,坚决杜绝随意而动、反复折腾。

  三是资金专户管理。以省厅5000万元美丽乡村示范片资金为“引子”,整合其他项目资金5.6亿元,开设专户管理,保障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资金的完整安全规范使用。

  四是财务专账管理。在财政所建立专门账套,对省厅下拨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专项资金记专账,同时在镇三资中心设立台账、记辅助账,方便项目后续管理与固定资产入账。

  五是档案专柜管理。对申报审批文本、文件、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合同、项目建设过程巡查、施工验收结算、项目结算审计等整套资料实行档案专柜管理。

  六是资产专人管理。对验收合格项目形成的资产由村安排专人管护并签订合同,使每个项目都能让老百姓获得最大收益。

  利益联结,抱团发展

  在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中,该县通过资金联投、资源联用、项目联办、村企联营,积极探索组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形成抱团取暖的利益新机制。

  一是强弱互补。尧治河村将本村磷矿资源和磷矿企业打包,与汉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后,利用自身发展磷矿企业的经验优势和资金优势,与林川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保康县尧治河林川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磷矿资源开发与投资。2021年,该公司吸纳30余户90名劳动力就业,村民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元。

  二是产业联动。该县依托道地苍术为主导产品,引进襄阳欣禾农业有限公司组建国康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包括10个村在内的农户,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方向,建立涵盖烘干、筛选、挑选分级、储存、包装的全产业链条,带动10个村发展药材面积1796亩,农户增收2694万元。

  三是文旅融入。在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中,保康县将优秀传统文化、楚国历史文化、革命老区文化等元素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让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记住乡愁、教育后人、见证发展的生动课堂。尧治河村充分利用废弃矿洞资源,成功开发出“火遍”全网的三界洞天景区;堰垭、林川两个村利用田园观光采摘等特色产业,带动特色农家乐及民宿产业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项目督导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政策实施精准度,使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保康名片越擦越亮。”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