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张小泉总经理道歉!热搜背后:研发投入几乎无增长 7成产品靠代工

  近日,老字号品牌张小泉风波不断。“菜刀拍蒜断裂”风波尚未平息,#张小泉总经理称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等相关话题接连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7月18日晚,视频主角、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发声,表示网传视频并非视频全部,现传视频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从而导致误解。

张小泉总经理道歉

  称5年内断刀可换新

  7月18日,#张小泉总经理称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首位,引发热议。

  在网传视频中,夏乾良称:“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

  “中国人的菜刀,都是这么方方正正的吧,我们把前面那个头变成这样,就斜过来。那时候国内没有这样的刀。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有关言论引发众多网民不满,有人表示:“中餐与西餐有本质区别,咱们菜刀是来做中餐的,几千年传承,他拿个做西餐的刀来比。”

  7月18日晚,夏乾良对有关事件作出回应。

  对于网传其评价“中国刀工不及米其林厨师”,夏乾良表示,这个视频是很久之前的采访视频,且并非视频的全部,现传视频中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从而导致大家对此产生极大的误解。

  “众所周知,张小泉创建时,米其林还并未出现。不过我亦为自身的不当言论对消费者理解造成的错误引导,表示诚挚的歉意”,他还表示:公司将持续从消费者的反馈中加强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售后服务,一定不会回避问题,认真扎实做事,努力研发更好更合适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至于网传视频中另一句引发争议的“消费者教育”,夏乾良向媒体解释,在企业中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他想表达的是“张小泉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品牌,有义务把各种各样好的工具推荐给中国消费者”。

  夏乾良表示,原采访视频传到网上以后一截再截,“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视频,其实只剩下两三句话了。”“我不能说他断章取义,我只能说他没有充分地描述当时的全面情况,而且视频首发的标题和真实的情况,我们认为差距是比较大的。”

  然而,对于夏乾良在微博上发布的视频回应,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有网友评论表示:感觉百年老字号要砸你手里了。

  另外,夏乾良还表示张小泉将正式发布断刀召集令:5年内发生断刀事故的刀具,无论品牌,张小泉都会按照类似款型和价值进行新刀补发。

称可能会研发专门用来拍蒜的刀

  此前,一位消费者向经销商反馈,在使用张小泉的过程中,因拍蒜而导致刀面断裂,得到客服回复称此刀“不能拍蒜”,由此引发了第一波舆论风波。在该事件中,有专业人士表示,硬度较高的材质比较脆,横拍会导致刀具变形从而发生断裂。

  7月15日晚,张小泉发布官方声明称,一般而言,张小泉的常规刀具是可以拍蒜的,也友善地提醒消费者,并不是所有的刀具都适合用来拍蒜,一些硬度较高或者有专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来拍蒜的话,有断刀的风险。

  张小泉在说明中为客服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致歉,并向消费者赠送一把新的刀具以表歉意。

  就网友“做中国式菜刀不能拍蒜”的质疑,负责人回应记者称,张小泉所有产品线的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都遵循公司三年滚动的研究和发展体系,“在本次的研发战略周期内,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公司可能会研发专门用来拍蒜的刀”。

张小泉研发投入几乎无增长

  7成产品靠代工

  2021年9月6日,张小泉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出,张小泉在研发上的投入并不高。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其研发投入约为0.23亿元,较上年增加不到300万元,但同期的销售费用高达1.17亿元。

  事实上,近三年来,张小泉的研发投入比例几乎没什么增长,依次是0.17亿元、0.2亿元、0.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3.01%、3.51%、3.47%。

  去年9月6日,百年老字号张小泉如愿戴上“刀剪第一股”的桂冠,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一度涨至38.66元/股,最大涨幅达到4.6倍。

  但张小泉的高光时刻也就定格在了这一天。7月18日收盘,张小泉每股报收16.62元,较高峰时期跌去57%。上市不到一年,张小泉市值蒸发了将近35亿,如今只剩25亿元。7月19日,截至发稿,张小泉股价涨至16.95元。

  市值暴跌主要还是因为业绩不理想,2019年到2021年,张小泉的营业收入虽然保持了20%左右的年均增长,但净利润基本原地踏步,分别为0.72亿元、0.77亿元和0.79亿元,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不久前,张小泉的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8.09%。但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一季度,由于加大了在短视频等的平台推广力度,张小泉销售费用激增70%,由此带动净利润下滑严重,同比下降45.96%,只有0.12亿元。这也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其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下滑。

  而在产品生产方面,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张小泉主要依靠代工。2018-2020年,张小泉OEM产品成本占主营业务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0.81%、62.03%、69.62%,OEM产品产量占主要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为76.5%、75.2%、77.1%。2021年,公司未公布OEM产品具体数据。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