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农业净零转型:探索降低农村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减排对于达成《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一直在探索降低农村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202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出台,明确强调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
2022年7月20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极飞科技联合发布了《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下称“《报告》”),聚焦农业面临的碳中和挑战和发展机遇,梳理了助力农业净零转型的举措以及农业科技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报告》认为,科技目前主要可以从帮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推动秸秆科学还田、最优化农事决策。
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农业化学品投入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阮芳认为,探索科技和数字化如何更好地赋能农业,对于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一环。
极飞科技品牌与国际事务高级总监佟巍表示,由于传统农业没有充分数字化,获取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比较困难。这导致农业减排的关注度相对不高,鲜有研究机构或企业触及相关领域,而这一报告则为行业提供了一些前沿的视角。
“超级棉田”项目就是科技助农减排的落地实践案例:通过借助无人化设备管理 3000 亩高标准棉田。相比同样大小的传统农场,超级棉田平均亩产300 公斤,人工成本可节省近60%,一年减少了 22%的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主要有两种方法,BCG董事经理唐卓俊提到,其一是将传统燃油农机替换为使用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机器,比如使用通过电池供电的无人机和农业机器人;另一种是提高燃油农机的能源使用效率。基于这两项举措,超级棉田比普通农场,节省 30% 燃油消耗和 36% 农药使用量。
据悉,无人机在农药与化肥喷洒环节已有较为成熟的运用,“目前针对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预计未来市场对这一技术的兴趣和需求会快速增长”,唐卓俊补充道。
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同样可以借助AI技术,农民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无人机采集的农田作物高清地图精准施肥打药;也可以使用智能灌溉系统,提升农业化肥施用效率。据了解,通过智能灌溉,相较于普通农场,超级棉田一年减少了90万吨用水,降低 23% 化肥使用量。
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认知,农民过去通常在作物丰收后焚烧掉秸秆以防止残留虫卵伤害下一季作物种植,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唐卓俊介绍,当前科技能够帮助农民在早期识别可能的病虫灾害并尽早采取控制措施,同时秸秆残留虫卵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比如,由无人机、田间高清相机组成的监测系统可帮助农户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系统将主动提示农户采取措施。
“智慧农业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最优化他们的农事决策和操作,提高生产力,保护环境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唐卓俊提到。过去,基本上所有的农事决策都由农民基于个人经验做出判断;而利用科技,农民可以做出更合理的决策,由此减少能源浪费和避免过度施肥,尽可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重复耕作甚至农田退化的情况。
农业科技发展政策有待加强
“面对不断上升的全球气温和快速增长的粮食需求,农业已经来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认为,虽然农业科技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依然需要解决农业科技应用条件差、农民积极性待提高、政策环境待改善的挑战。
《报告》认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例如,使用无人机向农场喷洒农药在印度部分地区之前被宣布为非法。在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制定了高度限制。
但龚槚钦提到,中国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较为领先。一方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于农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另一方面,中国对于农业无人机以及能够实现精准农业作业的此类设备,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补贴制度,而且已经从地方性的补贴转为国家的补贴。并且从监管的角度来讲,目前农业无人机不属于民航管理的范畴,而是属于农业农村部的管理范畴。最近英国也已经将农业无人机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未来,龚槚钦表示:“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低碳转型还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挑战,单靠技术手段难以解决。政府、科技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形成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自动化设备,并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推进农场数字化管理。”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