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第一大省发布“双碳”工作实施意见 广东如何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开发布。
这是引领广东省“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对今后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起到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意见》统筹了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多个维度,明确了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举措,也标志着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观察人士看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全国各地区肯定有先有后,要推进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达峰,这其中主要包括经济转型领先和可再生能源条件好的地区。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经济转型在全国领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意见》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中有降。这是一个较为稳妥的表述。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广东已经颇有成绩。在“双碳”目标下,广东如何继续平衡降碳与社会经济发展,迈上一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之路?
做好能源结构调整加减法
能源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
《意见》提出,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稳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持续淘汰煤电落后产能,适度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大力遏制油品消费过快增长,油品消费“十五五”时期达峰并稳中有降。发挥天然气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和利用水平。
根据广东省今年发布的《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0年,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别为33.4%、26.2%、9.8%和30.6%,与2015年相比,煤炭消费比重下降7.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广东省的煤炭消费比重仍高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而天然气消费比重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控煤、提升天然气利用水平将成为广东能源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同时也是广东省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确保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的有效举措。
关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这高于同期全国制定的25%左右的目标。
具体而言,《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东粤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适度发展陆上风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积极接收省外清洁电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
在2025年和203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广东省提出的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目标分别为48%左右和54%左右。
从广东的资源禀赋来看,发展海上风电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截至2021年底,广东全省共有三峡阳江沙扒一至五期、华电阳江青洲三等21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机组接入并网,全年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约550万千瓦,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总容量突破650万千瓦,同比增长545%,超出了2021年底并网容量达到400万千瓦的目标,且占国内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容量的近1/3。
今年,广东进一步安排投资了超过1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达1613.46亿元。
除了海上风电,《意见》亦提到了发展陆上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等多种非化石能源,以及加快调峰气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等。
作为经济和产业大省,广东同样注重非化石能源相关产业链的扶持和培育,这亦将有望成为广东在“双碳”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印发的《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就提出,支持光伏、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等。
广东如何做好全国引领、示范
根据南财城市通、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今年发布的《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在30个城市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行中,深圳以较大优势高居榜首。并且,深圳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但碳排放指数则呈波动下降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已经呈现出脱钩趋势。
这意味着,以深圳等为代表的广东城市,不仅将在全省范围内有望率先实现碳达峰,在全国范围内同样有着标杆意义。
上述《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双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岳芳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有望在全国的“双碳”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深圳、广州等广东城市将率先实现碳达峰;广东在包括新能源产业、氢能等产业领域,已经颇有优势;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这对于绿色低碳的科技研发、应用等将是重要支撑;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打造绿色湾区等。
在能源结构优化之外,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抓手,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发展进行限制,或推动企业的节能降耗及技术进步,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意见》也强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
要切实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对“双碳”工作有真正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坚定“低碳发展不是站在经济增长的对立面”的信心。
广东作为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并尝到甜头的地区,有望在各个层面率先取得更大的共识。广东一家汽车零件制造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认识的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已经开始关注能耗问题,尤其是企业增加新设备已经开始把能耗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考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人瞩目,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在广东省的范围内,也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资源禀赋等,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的低碳转型。
岳芳敏向记者表示,这里面包含很多体制机制创新的空间,比如在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的基础上,探索区域间的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及碳排放单列等。此外,将粤东、粤西、粤北的森林碳汇和蓝色碳汇作为交易产品纳入碳交易所,广东可以率先研究相应的方法论及规则,制定标准等,使这些地方的生态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