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库研讨:对中国经济韧性保持信心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2022年上半年)”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工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领域专家齐聚,分析上半年经济表现,研判未来走向。与会专家认为,整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增长,5月份开始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国际来看,当前全球经济滞胀特征明显,正在滑向衰退边缘。应警惕全球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从国内来看,有效需求不足,稳物价和稳就业将成为贯穿整个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表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彰显韧性企稳回升,压舱石作用充分显现,是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投资总体保持高位,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反映出结构更加优化。他同时指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反映出市场景气度有所回落,经济恢复基础需进一步稳固,稳增长、稳主体、稳信心政策仍需继续发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表示,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先降后升、持续恢复,总体呈现“V型走势”,其中交通投资持续发力,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货运量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客运量不断恢复,但与疫情前同期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下半年,交通运输领域将聚焦物流保通保畅、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扩大有效投资等重点工作,立足最大实际,应对最大变量,谋求最大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住房租赁首席分析师李倩倩认为,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有所减缓,市场出现边际改善。随着前期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的调整及金融信贷政策的纠偏,楼市走势整体向好,积极信号在增多,但全面恢复的局面还未形成,特别是需求端的销售、回升传导到供应链的投资恢复,包括土地购置面积以及新开工面积的增长都还需要一定时间。她预计,下半年“稳”字当先,保交楼仍是关键。在政策利好推动、低基数的作用下,部分指标会出现好转。

  为履行好国家高端经济智库职能,2022年起中国经济信息社每季度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部委专家、经济学家、龙头企业代表,结合各自的研究和实践,研判未来经济走向,共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