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辛苦募资6个亿,最后一分钱奖励也没有

辛苦募资6个亿,最后一分钱奖励也没有

图片来源:CFP

没有一家机构希望他们的IR团队变成FA。

来源:东四十条资本,DsstCapital

作者:马慕杰

“是我傻,真的就是我太傻了。”薛海逸嘴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2020年下半年,薛海逸经历了一段“崩溃”的日子。直至现在,在讲到那件事情时,薛海逸情绪依旧难以平静,愤怒又无奈。

2019年,本在投资机构财务岗位的薛海逸也兼起了募资工作。在老板直接间接的推动下,为了让基金更快募到钱,薛海逸的工作重心索性都放到了募资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薛海逸都在忙着开拓LP资源,为募资四处奔波。但让薛海逸没想到的是,最终钱募到了,老板最初承诺的“奖金”却没有了。

“当时让我募资的时候,他(老板)明明跟我说,募成之后肯定会有提成。”薛海逸说,“可谁想到,LP的钱到账了,他却不认账了。”

辛苦募资6个亿,到头来却拿不到一分钱奖金

与薛海逸的经历一样,宁曼语也觉得自己被老板忽悠了。

2018年,宁曼语所在的基金开启了新一轮募资。彼时,一级市场正值资本寒冬,LP出资愈发谨慎,中小机构的募资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拓宽融资渠道,宁曼语所在的机构开始实施“全员募资”。宁曼语说,当时老板还许诺了“募资奖励”,即募资成功后,可拿到自己负责部分千分之二的提成。

由于这轮募资规模并不算小,这样算下来,如果能募到几个亿,最终也能拿到一笔不错的奖金。

宁曼语原本也是机构后台人员,老板希望她能放更多精力在募资上。于是慢慢地,宁曼语就彻底转成了IR。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大家对宁曼语的默认身份基本都是机构IR。

更大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宁曼语说,包括写材料、各种渠道寻找及维护LP资源、平衡LP与自身基金的利益关系等等,最忙的时候白天晚上连轴转。

“这还不是最累的,有一阵子因为领投迟迟定不下来,心态都有点崩了。”回想起募资时的那段紧张状态,宁曼语历历在目。

可喜的是,1年之后,宁曼语主导募集的这轮基金终于关账了,由她募到的部分在6个亿左右。但“坏事”也随之而来:关于那笔募成奖金,老板再也不提了。

“我去找老板说奖金的事,他不仅不给,还矢口否认我的功劳。”宁曼语愤愤不平,“的确,在整个募资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场合需要老板出面,但其他所有的工作基本都是我来推进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宁曼语已经很确认这笔奖金肯定是拿不到了。于是,2020年,宁曼语离开了这家机构。

相比薛海逸,宁曼语的心态似乎要更好些。“虽然我没能拿到该有的奖励,但这一段募资过程也让我收获颇多。”宁曼语说,她下一份要去的工作岗位正是机构IR。

能拿多少,全看老板给多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