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华恒生物:核心产品产销量高增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8月17日晚间,华恒生物(688639)发布2022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65.66%;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07.60%;扣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16.17%。

  华恒生物表示,公司上半年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坚持“强组织、开新局、拉增长”的年度管理方针,夯实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积极面对市场需求及竞争形势的变化,增加产能并丰富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优势,公司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核心产品产销量高增推动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华恒生物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通过生物制造方式规模化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的企业之一。半年报显示,华恒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主要系缬氨酸及丙氨酸产品产销量增加所致。

  华恒生物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L-缬氨酸、D-泛酸钙和熊果苷等,其中L-丙氨酸主要用作生产新型绿色螯合剂MGDA、维生素B6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是华恒生物销量最多的丙氨酸产品,其在全球L-丙氨酸市场的份额位居第一。

  华恒生物主要产品的制备方法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优势,形成了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华恒生物L-丙氨酸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成功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构建了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是行业内拥有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完整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同时具备较强的生物制造技术工艺升级和迭代能力,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及产品成本,有效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促进了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华恒生物另一款核心产品L-缬氨酸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饲料、医药和食品行业。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如豆粕价格升高等因素,氨基酸精确配方饲料迎来了很大发展,L-缬氨酸在饲料里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华恒生物则成功实现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技术,菌种性能高效,发酵技术先进,伴随华恒生物在巴彦淖尔基地逐步大规模量产发酵法L-缬氨酸产品,其L-缬氨酸市场占有逐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加强研发能力和人才技术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持续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华恒生物今年上半年继续推进募投项目、巴彦淖尔基地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和长丰基地beta丙氨酸衍生物项目,提高产品产能,完善三支链氨基酸产品种类,打通相关产品上游技术。

  从具体进展来看,华恒生物募投项目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产项目,按计划部分投产,产能利用率有序释放提升,相关产品的经济性逐步呈现。

  华恒生物表示,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增强公司在动物营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主营业务的多元化扩展迈出坚实一步;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扩产,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丙氨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竞争优势愈加突出。

  研发方面,华恒生物继续加大投入,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3,337万元,同比增长74.31%。研发成果来看,华恒生物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研发人员占比则从去年同期的11.6%提升至15.30%。此外,华恒生物子公司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今年上半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除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外,华恒生物坚持和发展已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模式,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工程院郑裕国院士合作共建华恒绿色生物制造院士工作站,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为产业发展储备技术和人才,提升公司的综合技术研究能力。

  同时,华恒生物已成立华恒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搭建系统与合成生物中心,完善从菌种构建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放大-工厂大规模生产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技术产业化路径,围绕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在研管线产品,形成合成生物技术相关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