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报释放信号 这个国产化赛道在起飞
自2018年“930”组织架构调整后,ToB业务在腾讯集团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经过近四年的耕耘,如今,To B业务也已成为腾讯不可或缺的一大增长引擎。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2022年第二季度,腾讯来自ToB业务的收入为422亿元,连续五个季度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30%。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目前正主动优化ToB业务的收入结构,包括更重视业务健康度以及在自研产品上发力,这在短期内或许会对腾讯ToB业务带来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这才是一条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在二季度财报中,腾讯也表示,腾讯云及其他企业服务聚焦高质量的收入增长,优先专注自研产品同时减少亏损项目。
与此同时,腾讯还罕见的单独披露了某个产品的营收情况。财报称,“PaaS方面,TDSQL数据库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占2022年第二季云服务收入超过5%”。
TDSQL,是腾讯自主研发的国产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库,旗下涵盖金融级分布式、云原生、分析型等多引擎融合的完整数据库产品体系。
在整个云服务处于阶段性调整期时,数据库产品的亮眼表现,无疑为腾讯继续发力自研产品注入强心剂。
国产化背后的漫长沉淀
事实上,数据库的标杆作用,并不只体现在这次财报中。
据了解,去年11月,数据库产品在腾讯内部获得了业务突破奖,这是由腾讯总办评选出来的业务奖项,也是是腾讯内部的最高荣誉。再往前,数据库产品则在2008、2014、2020等多年获得过腾讯内部的技术突破奖。
从技术突破到业务突破,见证了腾讯云数据库从支撑内部业务到服务数千家企业客户漫长的进化之路。
数据库技术发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近几十年,数据库市场几乎被Oracle、DB2等国外厂商所垄断。
而腾讯自研数据库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在此之前,腾讯主要是使用开源数据库,以及基于开源做定制方案。
2007年,腾讯增值业务发展迅猛,由于涉及到计费支付等资金业务,腾讯对数据库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推动了自研数据库TDSQL的正式上线。
随后在2009年开启的全民社交时代,把用户流量带入高并发时代,每秒亿级并发的场景比比皆是。这个阶段,腾讯云数据库对高性能吞吐、分布式水平扩展、分布式KV存储等进行了研发布局,帮助腾讯社交业务摆脱了对服务器数量的依赖。
2012年前后,云计算开始兴起,腾讯云数据库也需要托管公司内部以及开放平台上所有的虚拟点券类账户。这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上云”的过程,对腾讯云数据库团队而言,也是一次从无到有的攻坚过程。
正是得益于这次“蜕变”,腾讯云数据库从传统模式转向了以云为基础,通过服务化的形式提供数据库产品服务。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腾讯云数据库经历了公有云上海量真实用户场景的打磨。与此同时,为了支撑更多业务场景,腾讯云数据库也开始进行内核级的深度自研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分布式数据库产品,这也为腾讯云数据库后面服务企业客户埋下了重要伏笔。
如今,云数据库替换传统数据库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而较早的自研布局,也给了腾讯云等国产数据库厂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腾讯云对TDSQL数据库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并通过了国内多个权威机构检测,因此,TDSQL是一个完全国产化的数据库产品。更重要的是,过去十余年,TDSQL数据库的性能已得到腾讯内部海量业务的验证,所以,当腾讯集团发力ToB业务,把自研数据库推向更多行业时,TDSQL并非一张白纸,而是一款经过千锤百炼的成熟产品。
步步深入金融行业核心
2014年,微众银行成为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服务的首个外部金融客户。当时,腾讯帮助微众银行打造了去IOE的IT架构,使其成为国内首家核心系统不是使用Oracle等集中式商业数据库的银行。
这是腾讯云数据库第一次作为交付型产品,真正使用到银行的核心系统中,同时,这也成为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近年来,自主可控已经成为金融领域最重要、最紧迫的推进战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主管部门密集出台文件,指导金融行业在核心领域应用自主可控技术。
而微众银行数年前的实践,其实早已拉开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国产化的序幕。只不过,金融行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对数据库的依赖和要求都非常高,因此也被称作是数据库领域的“珠峰”,所以,能否支撑金融行业核心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也是检验国产数据库的试金石,而其难度,不亚于攀登一次珠峰。
最初,国产数据库在未取得金融行业信任时,只能从行业周边系统切入,通过一些边角项目去证明自身能力。但随后,通过拿下一个又一个标杆项目,腾讯云数据库的客户也从区域性银行拓展至股份制银行,后来也包括了国有银行,与此同时,腾讯云数据库所做的项目也越来越接近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
目前,腾讯云TDSQL服务的金融核心系统客户超过20家,其中包括两家国有大行、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张家港银行、昆山农商行等。此外,在TOP10银行中,腾讯云数据库已服务其中6家。
去年8月,基于腾讯云TDSQL打造的昆山农商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投产上线。在性能方面,新系统的高频帐户类交易平均响应时间在300毫秒之内,查询类交易平均交易响应时间在100毫秒之内,96秒能完成10万笔社保代发,性能远超原核心系统,在全国同类型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去年12月,腾讯云TDSQL在东吴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中成功落地,这也是国内首个券商核心系统采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并成功投产的案例。而今年3月,腾讯云TDSQL又在国信证券业务系统中落地,国信证券新系统使用了“TDSQL+中标麒麟系统+海光服务器”,真正实现了证券系统全栈国产化。
迈入规模化复制阶段
如果说过去几年,国产数据库还处于立标杆、自证能力的阶段,那接下来,国产数据库则将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
而在这一阶段,国产数据库厂商的工作重心也将做出调整,一方面,数据库产品的技术性能仍需要不断突破、提高,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始立标准,包括把服务、能力都标准化,从而缩短交付周期以及提升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生态的构建也十分重要。因为规模化意味着更庞大的客户数量,仅靠某厂商一己之力,很难应对所有客户,这时也需要借助生态的力量去服务更多以及更好的服务企业客户。
比如在去年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数据库便发布了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升级版。该版本支持无限扩展、在线变更,可以解决对于敏态业务发展过程中业务形态、业务量的不可预知性,适配金融敏态业务。
同时,云数据库目前正经历的新一代技术变革升级,也将加速国产数据库的批量复制。据悉,过去十年,数据库产品经历了传统数据库到云数据库的变迁,而现在,云数据库正向云原生数据库演进。
相对而言,云原生数据库具有高性能和高兼容度的优势,以及敏捷、灵活的部署能力,可以实现让企业像使用水、电、煤一样使用云数据库。
今年6月发布的腾讯云TDSQL-C新版本,在云原生架构、基础硬件能力、自研内核等方面进行了升级。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全缓存场景、大数据集等场景中,新版TDSQL-C对比传统云数据库有近200%的性能提升。
除了云原生,超融合也是云数据库的一大发展趋势。借助超融合技术体系,可解决多引擎共存下对云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选择带来的挑战。
比如,腾讯云TDSQL通过AI智能调度以及Serverless等方案,便能彻底实现多引擎的统一标准化服务,从而让客户能够快速实现研发及服务的全链路打通,而无需关心技术细节。
发力自研产品,绝非喊个口号那么简单。很多自研产品的研发周期十分漫长,这也非常考验一个公司对产品的投入度以及耐久性。
而腾讯云在数据库产品上的实践,证明了自研的价值,也证明了长期主义的价值。未来,这一安全自主可控的数据库产品,也将为腾讯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回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