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0年最后一批选择自主择业的人是否是幸运的?

2020年顶着压力选择自主的转业干部,却成了最后一批“自主人”,对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呢?

去年,在转业选择退役方向时,有不少战友在选择安置方式的时候,正好赶上了“414”退役金调整,当时因为自主择业的退役金问题,也引起了好多转业干部在选择退役方式上犯难,到底要选择什么呢?是自主,还是计划安置?

不过从不少部队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些转业干部,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还是选择当初自己考虑的转业方式,再次进行选择时,果断地选择了自主,没有想到,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让他们成为了最后一批“自主人”

在2020年底《退役军人保障法》已经正式出台,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自主择业”作为一个实施20年的退役政策正式告别历史,从2021年起,实施新的退役方式——“逐月领取退役金”。

在2021年元旦,《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等12个相关的文件同时下发,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今后军官职业化开始了,以后转业没有自主了,将迎来新的退役方式“逐月”

新政策出台后,那些按原政策服役满18年就有机会自主的人,他们在2020年并没有走,他们观望等待新政策。看到新政策好,这些人就有些后悔了,因为要是按新的政策,他们已经走不了了。

这是因为,新政策的退役门槛变了,主要是转业条件变化很大。从以往的政策来看,以前如果转业8年可以,现在新的政策是“6+3”,就是干龄满6年,服现军衔满3年,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有走的机会。

有关“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条件是干龄需要满16年以上,如果再加上军校4年,这样要想“逐月”,就需要至少服役20年以上,原来满18年就可以自主,现在要想逐月,还得继续等待2年。如果军衔调整不满3年还走不了。

针对“逐月”有人说与自主有差别,有人说不同。如果说没有差别,那就没有必要取消自主了。差别肯定是有的,那么到底差别在哪?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