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消失” 养老金融发展待探索

原标题: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消失” 养老金融发展待探索

经济观察网 特约记者 秦秦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成为普遍共识。面对这一蓝海市场,不仅保险、基金相继进场切“蛋糕”,拥有客户、渠道优势的银行也持续加码欲分一杯羹。然而,养老金融产品的短板也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暴露。除了产品单一、养老特征不突出外,市面上还有不少仅披着“养老”外衣并不具备真正养老功能的理财产品。

3月15日记者从银行处获悉,受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目前银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已下架、更改含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不再进行“养老”突出宣传。经检索,目前中国理财网中已无法查询到带有“养老”关键词的产品。随后,记者以消费者名义进行养老理财产品咨询某银行APP理财顾问,对方推荐了几款目前在售养老理财产品,不过均未出现“养老”字样。

需求旺盛供给不匹配

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另一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行业报告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将会有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

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和养老金缺口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却处于尚不健全的状态。

据悉,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个人商业养老金组成,即所谓的“三支柱”。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三支柱”的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对第一支柱依赖严重,第二支柱覆盖范围有限,而以个人为主导的第三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第三支柱是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养老型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第三支柱也有望成为完善养老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明确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与保险、基金早先布局相比,银行介入养老金融领域较晚。但凭借强大的客户和渠道优势,近两年银行也在发行养老理财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例如2020年,光大理财推出的“阳光金养老1号”,以及中银理财推出的“福”“禄”“寿”“禧”四大养老系列等。

据普益标准统计,2019年共有6家银行发行了152款养老型理财产品,主要由城商行发行,有132款;其次是国有行发行了18款;股份行发行2款。2020年以来,养老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所放量,截止6月24日,已有15家银行发行了115款产品。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