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杭州第四批供地规模锐减:8宗地总起始价91亿,竞价触顶将摇号

  10月28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本年度第四批次土地挂牌出让公告。此次共挂牌8宗住宅地块,总出让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91亿元,将于11月29日集中公开出让。与此前集中供地相比,杭州第四批次供地数量锐减。其中,位于上城区的钱江新城二期地块、位于萧山区的钱江世纪城3宗地块较受关注。

  中指研究院华东分院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认为,今年杭州前三批次土拍成交地块宗数已超过去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主要以补充为主,预计热度较第三批次有所降温。

  挂牌8宗地不乏热门地块

  从杭州第四批集中供地区域分布来看,主城区只有1宗位于上城区的钱江新城二期宅地挂牌;萧山区挂牌宗数最多,达到4宗,其中热门板块钱江世纪城一次性挂牌3宗地块,河上镇挂牌1宗地块;此外,富阳区此次也挂牌了3宗地块。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今年前几次供地,杭州第四批供地数量明显减少,只有8宗,规划建筑面积不到50万平方米。而今年前三批挂牌地块宗数分别为60宗、45宗、19宗;2021年三批次分别57宗、31宗、35宗。

  对此,高院生认为,整体上看,2022年杭州前三批次土拍成交地块宗数已超过去年。因此杭州第四批次供地主要以补充为主。这符合今年整体逐渐缩量的推地预期。

  对于第四供地在规模上的明显下降,高院生认为,首先是受大环境影响,市场恢复信心不足,房企拿地节奏放缓。房企将重心放在销售端,年底大多发力出业绩保回款,以保证新一轮投资的稳定性;另外,“杭州最近市场有所降温,有效需求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提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在高院生看来,这一针对土地市场的规范也在影响着杭州土地市场的供应。

  土拍规则调整为“竞价+摇号”

  杭州第四批集中供地不仅规模下降,土拍规则也有所调整。

  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显示,此次挂牌出让宗地设定土地上限价格(溢价率不高于12%),当土地竞价未达到上限价格时,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当土地竞价达到上限价格时,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线下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竞得人。

  而此前杭州出让规则是采用“限房价、竞地价、定品质、线下一次报价+摇号”的方式,一次性报价阶段确定报价第二高者为竞得人,若有2个及以上竞买人投报金额第二高报价的,通过现场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对此,高院生认为,本次土拍政策的调整是将过程简单化,确定性变得更高,对于拿地意愿足、资金实力强的企业也更为有利,资金实力强劲的企业能够掌控地块后期的开发风险,对于交付也有一定的保障。

  “而在之前‘一次性报价、次高者得’的规则下,企业拿地博弈性较高。”高院生如是说。

  此前的9月15日,杭州结束了第三批集中供地,当天出让的19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价430.6亿元,平均溢价率5.13%;推出的19宗地块有8宗竞价达到上限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占比达42.1%,保持了比较火热的态势。

  而从杭州此次供地的供应结构来看,高院生预计,第四批次拍地整体热度较三批次有所降温,但是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等热门板块的地块仍然会有企业争夺。

  此外,从前三批次拿地企业性质来看,杭州对民企有着较大吸引力,尤其是浙江本土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土地拍卖。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杭州前三批次民企拿地金额接近一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章来源:新京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