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沪苏浙在省级层面形成合力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发布

  11月15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等有关情况。

  三年来,示范区继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示范区建设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9项,三年累计112项,其中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沪苏嘉城际、水乡客厅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已集聚53家高能级主体,为示范区建设持续赋能。

  制度创新“边探索、边实践、边推广”

  发布会介绍,前两批制度成果已初步形成一体化效应。在示范区建设前两年出台73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已出台制度创新成果落地见效和释放红利,不断提升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在规划管理领域,统一的“1+1+N”规划体系加快构建,“一张蓝图管全域”为示范区生产力高质量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在生态环保领域,联保共治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水质断面比例等指标持续改善。

  在要素流动领域,通过推进涉税事项“跨省通办”,建设智慧办税服务厅,办理“全程网上办”业务5.4万余笔,已为2万多位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两区一县已发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4580万元并实现跨省域通用通兑,有力支持企业创新;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跨省域联合保护,示范区2021年专利授权量达3.6万余件,比2019年翻了一番。

  同时,第三年制度创新再结新硕果。在重点难点领域聚力攻坚,第三年又推出39项新成果。在规划管理领域,新增3项成果,着眼于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出台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水乡客厅一体化管理运营规范等成果,为打造长三角功能样板区提供高水平规划支撑。在生态环保领域,新增4项成果,制定印发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推出2项成果,在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基础上,出台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片区和项目,积极探索“协同达峰、合作中和”有效路径。

  在共同富裕领域,推出1项成果,出台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在要素流动领域,新增11项成果,出台示范区人才建设若干意见、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意见,推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科创金融、绿色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绿色认证等“一揽子”举措,让人才、数据、资金、知识等要素更加畅通流动。

  此外,在土地管理、财税分享、公共服务、信用管理、体制机制等领域,新增17项成果,比如,建立水乡客厅跨域土地联动管理总控和会商机制,为水乡客厅项目提供土地保障;着力破解财税分享难题,建立跨区域“共同账”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示范区第三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三年共实现45个公共服务项目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上线运行E企融信易贷服务平台,完成授信累计25.9亿元。

  据悉,在国家长三办推动下,示范区先后已有两批共38项制度创新经验面向长三角和全国其他重点地区复制推广,示范区制度创新“种子”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重点项目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会上,华源介绍,三年来,一体化为示范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示范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激发。

  一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的形象更突显。坚持筑牢示范区生态绿色本底,持续加大投入,三年着力推进生态环保重点项目16个。元荡岸线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通过三年持续推进,将实现23公里岸线贯通,水质进一步提升。太浦河蓝带计划将在年内完工,全长22公里,工程总面积28.7万平方米,为打造“世界级湖区”夯实基础。西岑水质净化厂、淀山湖工程(一期)已开工建设,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等项目正抓紧实施。

  二是设施互联互通新样板的格局更清晰。坚持把设施互联互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三年着力推进互联互通重点项目20个。沪苏湖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等加快实施,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年底前开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提速。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以智慧大脑建设为发力点,打造示范区数字底座,推进跨域公共数据互联共享。

  三是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的要素更集聚。坚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多层次跨域链接,三年着力推进产业创新重点项目35个。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构建产业平台跨域协作新通道,三年来已引进产业创新项目金额168亿元。圆通国际金融和科技总部、恒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兰钧新能源、云顶新耀等项目正加快实施,不断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体系。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感受度更强。坚持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三年着力推进公共服务重点项目19个。嘉善加快建设沉香村共同富裕聚落,激发乡村活力,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新样板。吴江“曲水善湾”项目通过与浙江企业合作,引入产业运营资源,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今年投入使用。

  五是“一厅三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聚焦先行启动区整体规划建设,形成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一厅三片”建设,三年着力推进重点项目18个。水乡客厅厚植生态优势,传承文化基因,嵌入创新资源,“蓝环”工程先导段已完工,江南圩田、桑基鱼塘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青浦西岑科创中心控详规划获批,复旦大学创新学院落地。吴江高铁科创新城规划已基本稳定,相关配套工程已开工建设。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科创绿谷研发总部、竹小汇双碳聚落建成启用,浙江大学实验室、祥符实验室、嘉善复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落地。

  三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等多方积极性充分发挥,有力推动了示范区的建设进程。国家长三办每年制定印发示范区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每年举办示范区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每年向全国复制推广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今年,国家发改委推动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为示范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沪苏浙两省一市政府联合出台对示范区第二批17条支持政策,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形成合力。示范区执委会与三级八方、两区一县紧密携手、各展所长。一批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深入参与到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重点项目的第一线,为示范区建设持续赋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