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再度发力 ICT行业正视合规挑战
伴随着近期国家释放的开放信号,已经有不少地方的中资企业包机组团赴海外“抢单”。在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中资企业“出海”的意愿也日益强烈。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头部跨国咨询公司中国业务部门了解到,近期在能源、汽车、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等相关领域,中资企业出海的需求显著上升,企业关注的话题较前几年也有所不同。
国内信创云计算企业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云”)董事长、总裁许广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几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数字化的发展在全球都在加速,这无疑给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契机。”他认为,东盟国家、“一带一路”相关地区潜力巨大,是比较好的出海目的地。
中信国际电讯CPC欧洲业务副总裁张涛则表示,中国企业遇到了很多挑战,这也倒逼中国企业必须要逐步加大创新力度。
数字化推动云服务需求
疫情前两年居家移动办公的需求给ICT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尽管今年一年因存量市场消化加之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ICT市场出现下滑,但市场人士仍然看好全球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尤其是云增长以及云化软件的增长前景。
许广彬表示,华云也在加速出海的步伐,除了欧美等市场以外,华云更看好以东盟、“一带一路”国家为代表的市场,认为在这些市场将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坦白来说,我们要在欧美市场获得机会可能更难,因为这些市场的产品都已非常成熟了。”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比而言,东盟、‘一带一路’相关地区是比较好的契机,中国企业可以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信创产品。”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也是近年来“出海”的ICT企业当中占比较大的。在许广彬看来,中国信创产品的出海,既符合企业的需求,也符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在向数字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亟须美国产品之外的、可支付得起的产品选择。”许广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带来的芯片、数据中心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这就需要企业提供更强的云服务和存储能力,这包括了服务器、交换机和云平台、存储以及应用等多个环节的产品。
“这些国家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市场需求和增长空间都很大。”许广彬表示。
网络安全问题更受关注
作为深耕国际化及“走出去”企业超过20年的ICT服务商,中信国际电讯CPC及子公司中企通信很早就开始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并提供全球超过160个网络据点、21个云平台、30多个数据中心、2座全天候安全运营中心(SOC);2022年还在欧洲设置全新云端服务中心,搭建欧亚全连接云环平台。
张涛在近期举办的一场“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强调数字化经济和科技强国的战略。今年以来,中国企业也遇到了很多挑战,这也倒逼中国企业必须要逐步加大创新力度。”
张涛认为,近年来,ICT领域的企业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布局。而中国企业“出海”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迭代也非常快,逐渐从网络连接转向了数据中心,现在又从数据中心转向对云和安全的需求。
他表示,从商业环境方面来看,这种对安全需求增长的趋势与跨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趋势一致。“基于云平台之上,利用云去做算力、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时候,企业也相应地对整个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更加关心。”张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几年全球的形势亦是如此,各个国家都从国家安全层面上强调网络和信息安全,并部署完整的策略,以防范网络安全攻击,也要求企业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的技术水平。”
新能源汽车出海踊跃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电动车成为新型的智能终端设备,新能源车企的出海需求也大幅增长。
本月早些时候,比亚迪日本分公司表示,将于明年初开始在该国销售首款纯电动汽车(BEV),为SUV车型。该公司还表示,到2023年年底再推出两款车型,到2025年底前将在日本开设100多家经销商门店。蔚来汽车也已经在挪威开始销售,并计划进军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等欧洲市场。
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吴保军在该公司9月29日香港上市发布会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公司也在进军海外市场,首站为以色列,未来还将开拓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对于汽车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是领先的,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他说。
根据今年10月欧洲行业机构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预估,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占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的5%,到2025年可能占据欧洲纯电动车18%的市场份额。
“中东、东南亚、欧洲这些市场是比较受中国汽车厂商欢迎的目的地市场,例如近期中东投入重资吸引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中企关注的点有很多,包括在海外建厂、销售等等。”奥维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研究机构Canalys分析师刘健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优势在于效率和应用创新,相较于全球汽车制造商而言,他们更积极地将新技术结合到汽车中,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娱乐等智能体验。”
技术与合规方面均存在挑战
新融入的智能技术也会带来监管方面的风险。为此,张涛表示,在当地长期运营的企业已有很多经验,但如果是刚刚“出海”的中国企业,则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否则最终可能影响他们在当地的运营。
“目前一些汽车厂商正在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除了油车改成了电车以外,车上还加了非常多的传感器来收取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有的是用于车辆维护的,有些是给车主使用的。因此有必要区分哪些数据的归属者是车企,哪些数据的归属者是消费者,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张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中企通信首席副总裁骆嘉钊看来,现在一些企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都希望把原来的核心能力应用到海外市场,但它们仍然面临来自技术以及合规性方面的挑战。
骆嘉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过本地化模式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当中,从技术上看至少有两个挑战:首先是信息的互联互通,第二就是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市场,迅速地通过业务数字化来提高效率,再进一步把业务进行智能化。为此我们在云、网络、安全等各个层面早已做好部署,从而缩短时延,提升安全监控能力。”
他还表示,作为中国的跨国企业,既要符合中国的行业规管体系,还要符合当地的法律规管体系,其中有多重的需求一定要同时满足。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对于数据的保护正在成为各地政府监管的重点领域,这也催生了企业的合规需求。例如在我国,工信部本月正式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就明确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处理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法律、行政法规有境内存储要求的,应当在境内存储,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而早在几年前,欧盟就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了哪些类别的数据必须留在欧盟境内。
张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法律法规方面,欧洲市场的特点在于规管各方面比较清晰且严格,违反规则的成本和代价非常大,不管是从关于数据隐私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来看,企业都需要格外小心,要明确哪些数据可以走出欧盟,哪些数据必须要存储在欧盟境内。”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