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国际投行看港股:恒指上半年有望挑战23000点 科技股可逢低吸纳

  进入新年,随着1月8日起香港特区与内地通关等利好到来,投资界预期港股将重拾升势。以下是国际投行对港股未来走势的最新研判。

  法巴银行:PE不足10倍南下资金成交占比增加

  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兼股票咨询部主管徐启敏认为,内地在二十大后对防疫政策的态度成为反弹关键,预期今年上半年政策会继续催谷本土经济和消费,令升势有望延续,港股上半年有望挑战23000点水平。

  他认为,港股估值现时仍便宜,以2023年PE计,恒指PE不足10倍,加上南向资金势头愈趋强劲,由去年上半年每日仅占总成交约11%至13%,至第四季占比已升至16%至18%,参与度上升属利好指标。

  瑞信:短线超买需技术整固

  瑞信大中华区首席投资总监邵志铭认为,防疫措施优化解除内地今年经济增长放缓的部分担忧,预料经济重启将由一线城市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省份,市场未来6个月会专注在重启概念的主题。但他认为港股早前的显著反弹令大市有超买迹象,短线需要有技术性整固,才能降低下行风险。

  邵志铭预计,港股市场今年或跑赢外围股市,但上半年将继续波动,宜以趁低吸纳(Buy on dip)博反弹的投资策略应对,18300点会是首个可以入市的技术支持位。他预计内地经济数据第二季会见反弹,但担心第三、四季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故建议投资者可考虑在第二季先行止赚。

  摩根资管:分批入市迎经济复苏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认为,投资者可在未来2至3个月分批入市,以迎接经济复苏,投资界一直采用的60/40策略投资组合(即60%资金投资股票,40%投资债券)受累2022年股债齐跌,跑输现金回报,但预期随着2023年投资气氛转好,该配置有望再次录得正回报。

  他表示,债券配置在年初会多于股票,即股票4成,债券6成,但到第二季美国加息周期完结,经济数据由低位回升后,两者占比将会调换,即债券占4成,股票占6成。他希望投资人不要过度保守,否则错失股市复苏时机。

  科技股逢低吸纳

  科技股去年受外围大幅加息阴霾拖累急挫,恒生科技指数2022年下跌超过27%,表现远跑输恒指,但随着美联储多番加息,市场预期利率将见顶,加上行业监管有放宽迹象,机构同样看好科技股今年表现。

  邵志铭认为科技股可趁低吸纳,因内地经济重启后消费需求增加,将令个别股份,如电商股及外卖平台股成为受惠者,又相信行业监管不会再收紧。惟市场仍等待美国监管当局对中概股的审批结果,故未有在当地上市的科技股更具投资价值。

  对于多家企业要削开支保盈利增速,他认为科技股市盈率(PE)难再保持高位,目前出现估值重估是好事,行业最差情况已经过去,PE已回落至偏低水平,坦言今浪反弹仍未完结。

  徐启敏称,科网行业过往用收购合并以达到快速增长,但近年监管措施不断落地,企业缩减人员亦属正常,现时政策方面有松绑,近月游戏版号重新获批对行业是一个新开始,以往不明朗因素已大致消除,配合中港科技股估值均有所下调,具吸纳空间。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