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评中国寿险业怪状:寿险产品占比最小

   人寿保险,在日本称为生命保险,英语原文是life insurance。有生就有死,生命保险、人寿保险就是为死亡风险提供保障的保险,人寿保险公司、生命保险公司就是为死亡风险提供保障的保险公司。死亡是确定会发生的,不确定的是何时发生。英年早逝自然比寿终正寝的风险更悲惨。保障英年早逝风险的是定期寿险,保障一辈子的死亡风险的终身型寿险。

  我之所以这么咬文嚼字地谈“人寿保险”的定义和分类,是因为6月我看到的一组数据触动了我。

  在6月参加的一次由分子实验室的刘扬先生举办的乌镇互联网保险大会上,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保险师”的创始人、也是我的朋友陈晓先生在演讲中提到一组数据:4月份,中国数以百万级的保险营销员在线制作了几千万份的保险计划书中,寿险(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占比最少,只有4%,如下图(陈晓先生授权转载)所示。

  这组数据折射了几百万营销员的业务意图,也印证了我所理解和观察到的中国近80多家“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实际:人寿保险公司最热销的保险产品都不是提供显著死亡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对人寿保险行业而言、对社会而言,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人寿保险”公司卖得最多的,是重大疾病保险和主要以储蓄为目的的保险产品,正如上图所示,真正的“人寿保险”少之又少。这种畸形的“人寿保险”行业结构的背后,是中国巨大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死亡风险保障缺口。

  每个家庭、每个社会都会有保障死亡风险的真实需求。中国的“人寿保险公司”“人寿保险行业”显然没有为中国家庭、中国社会解决好死亡风险保障的严重问题。但这个社会只能依赖功能发挥完善的“人寿保险行业”来为这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与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保险市场中的人寿保险占比,在美国、日本这些人寿保险市场中,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的市场占比都远远高于4%,在那些成熟的保险市场中,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目前都是最为主流的保险产品。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