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骨子里带有创新者的基因
作为基石LP,与优秀基金管理团队共同发起专项基金26支,基金规模接近260亿元,专项基金投资金额突破100亿元,另外吸引116亿元的社会资本跟投进入创新创业实体;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出资参与2支政策性基金,规模900亿元,投资金额接近300亿元;
通过投资增加就业岗位近2500个,税收累计增加超过32亿元;
国务院有关领导,财政部、证监会、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世界银行等金融组织对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运营模式给予肯定,众多行业权威机构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嘉奖;
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省市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赴重庆调研交流……
这是截至发稿前,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运行四年来整体运行情况的一个注脚。
2018年5月10号,距离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成立四周年只有3天,而杨文利,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公司董事长,也亲历了这家公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整个过程。
此前的杨文利,十余年来一直在重庆市财政局任职,从社会保障处到涉外处再到政府债务管理处。他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主导完成重庆市政府870亿日元主权外债,60余亿人民币政府债务汇率、利率套期保值交易平盘,收益5亿人民币,无一笔亏损。
受命组建重庆产业引导基金之初,杨文利带领团队在2014年8月18日——公司注册成立仅96天——即签约了首批合作GP和基金框架协议,使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首期25亿元撬动了各类资本155.5亿元。
之后公司坚持产业为本,大步朝目标迈进,业务迅速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在公司快速发展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骨子里带有创新者的基因”,杨文利说。
三招创新为实体经济引活水
重庆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本轮国家财政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围绕政府改革目标,逐渐实现了“三个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全遵循现代企业法人制度运营管理,各方权利界限清晰”,杨文利进一步介绍道:“市财政局作为出资人依法行使股东权力和履行义务,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严格按照约定各司其责;行业主管部门组成协调小组,每年召开1-2次小组会议审议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重大决策事项,决策流程短,机构人员高度精简。”
二是模式创新。“四同、四化”运营模式,贯穿了基金业务始终。
“四同”,指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公司在专项基金中作为专业LP只参股、不控股,采取有限合伙方式,并与其他社会资本实行“同股同权”、“同回报、同进退”的利益分配机制,即利益分配按股权比例实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专项基金只做股权投资,不做债权投资,也不做明股实债,实实在在通过产业引导资金引导私募GP团队、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引导基金不优先、不劣后,作为基石LP,既发挥政府资金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同时不增加隐形政府债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