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粤“富上代”出租豪宅住敬老院

能和儿女们在一起共享家庭生活就是很多老人所期待的幸福。

  顺德富裕和富有家庭占了九成以上 多数顺德老人都被称为“富上代”

  记者调查发现 近四成“富上代”一年难见子女一次

  他们手机只当闹钟用,名车成买菜工具,出租“豪宅“住进敬老院……他们不是炫耀,只因他们孤独。“富上代”们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培养成“富一代”。然而晚年时,“富上代”们却与远赴他乡的子女们聚少离多……

  顺德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60周岁的老人达15万多人。而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去年9月份发布的《顺德区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历程》显示,在顺德区所有城镇居民中,年收入在3万至10万元富裕型家庭,占总家庭的54%;年收入10万元以上富有型家庭,约占34%,富裕和富有型家庭所占比例为88%,接近9成,由此,多数顺德老人都可被称为“富上代”。

  近日,新《老年法》草案出炉,规定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而记者抽样调查得知,有近四成的“富上代”甚至平均一年都难见上子女一面。

  我的梦想:和孩子们一起看看猫咪也好。

  “富上代”众生相

  红姨的故事:手机只当闹钟用

  红姨家住顺德北滘某高档楼盘,80岁生日那天,孙女用自己的工资送了她一部价值5000多元的智能触摸屏手机。红姨的文化程度不高,连家中的电视和空调遥控器都不太会用,每次要用电器时还需要家人帮忙。红姨将孙女的手机拿在手里,心里却犯了难。不过在孙女耐心地教导下,红姨终于勉强学会了如何接听电话这一简单的功能。

  红姨的孙女说,奶奶有脑血管疾病,她独自出外散步时,家人因忙于工作而无法陪伴,所以有一台手机在身还是挺方便的。但是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太复杂,红姨刚学会没几天,又忘记如何用了。

  为了不辜负孙女的心意,红姨现在每天把这台手机放在自己的床头,当一台“高级闹钟”叫她起床。

  赵伯的故事:名车成买菜工具

  赵伯的儿子是顺德某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早在五年前,他家就拥有了一辆价值上百万的名牌轿车。去年,赵伯的儿子又购置了一辆新车,他就将旧车留给了老爸和老妈代步。每个周末,孝顺的儿子总会将油加得满满地,这么多年来,赵伯也从来不知道汽油的价格是多少。

  赵伯是省惯了的人,多年来他总喜欢步行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去买菜,连去超市他们都嫌贵。有了车以后,它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赵伯每天买菜的代步工具。街坊邻居有时开玩笑地说,赵伯开车去菜市场买菜,油费都够买好几斤肉了。

  黄阿婆的故事:出租“豪宅”住敬老院

  今年90岁的黄阿婆是4年前住进北滘一家敬老院的,早年她的丈夫和两个女儿都去了香港定居,黄阿婆不愿离开故乡,家人就为她请了一个保姆,将她留在独户别墅中。几年后,保姆辞工以后,黄阿婆只好住进了敬老院。由于自家的别墅无人打理,黄阿婆索性请人将这栋房子稍加改造,成了一栋地地道道的出租房。

  黄阿婆当年这栋房子修葺得颇为豪华,变成出租房以后,却弄得脏兮兮的。黄阿婆说,她本可以将自己的房子卖掉,但考虑到后辈以后万一回来住,还是需要一个家。现在黄阿婆看到自家的房子一天天破旧下去,但是能物尽其用,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子女的心声:为事业离开爸妈,我们其实很无奈

  “我曾经想过成家以后就把父母接出来住,但实际上,现在我把他们孤单地留在了顺德。”远在香港的黄婆女儿阿莹通过电话告诉记者,早年她和父亲离家一同前往香港打拼。对于他们的出走,黄婆当年也是鼓励的。

  后来,阿莹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可是年迈的母亲对故土却越来越留恋。“几年前,我和丈夫曾经试过把妈妈接过来住,心想这是对她最大的报恩。可她刚住几天就想回去了,我们心里很失落。”

  母亲黄婆说,她已经住惯了顺德,这里老友多。如果住在香港,看到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忙里忙外,自己却只能大部分时间干坐在房间里,感觉会给女儿添麻烦。

  女儿阿莹表示,现在她只要有假期,都会回来看望母亲,但无奈实在是工作太忙抽不出太多时间。“我自己还有一个小孩,事业上既不能放松,老家也想经常回,做到两全其美的确太难了。”

  “富上代”之心病 念“女”成灾

  黄婆住进敬老院四年了,她近来一直怀疑自己得了“心病”。当年女儿曾经向她承诺,每年的中秋、生日和春节,她们都会回来看妈妈。但因工作上的原因,女儿们实际上最多每年只能来顺德一次,而且次数也越来越少。

  每天清晨,黄婆起床后就习惯性地坐在房间里发呆。黄婆的听力不好,就算与女儿通电话,也只能请护工代传。黄婆实在太想念自己的亲人了,每次在别人面前说起自己的女儿时,她柔弱的身体都会忍不住颤抖不已。每次见女儿前,黄婆也总会好几天也睡不着。要是有哪一年的春节见不到女儿们,她还会担心她们是不是把自己忘记了。

 

1234下一页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