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钢洛耐过会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将达百家

  在1月12日华兰疫苗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或通过后,1月18日中钢洛耐科创板上市事项也通过上交所审议,河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即将达到100家。

  河南将迎第100A股公司

  1月18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中钢洛耐IPO获通过。中钢洛耐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将成为河南省第5家科创板企业,也是该省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

  近年来河南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超额完成了此前既定目标。

  201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定下力争5年全省上市企业达到100家的目标。彼时,河南省共有上市公司9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8家、H股上市公司21家,A+H两地上市公司5家。

  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河南已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9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1家,居全国第12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公司30家,科创板4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含原中小板)37家,创业板20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48万亿,居全国第14位,其中市值超千亿公司3家,超百亿公司2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71家,居全国第8位,精选层挂牌公司2家,居全国第5位,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企业9765家。

  仅半年多时间,河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又即将冲抵百家大关。

  在近期举行的河南省两会上,河南省政府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年内将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今年新增上市企业20户左右。

  此前在2020年6月河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到,力争到2024年末,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6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展示企业达到10000家左右,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

  目标明确的同时,河南省针对扶持企业上市发展也给出了越来越细化的奖励机制。

  2018年发布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河南省内企业申请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省财政按照辅导备案登记、中国证监会受理申报材料两个节点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150万元补助,申请境外上市融资的,省财政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补助,

  而在2020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中,河南省提出将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河南的企业,根据不同节点分别给予50万元、150万元补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可根据两个节点分别获得150万元补助;对于在境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并实现融资的企业,给予200万元补助;在境内并购上市并将注册地迁回河南省的企业,注册地迁入河南的外省上市公司,省财政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募资拟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作为国有大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中钢洛耐核心业务是中高端耐火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是国内较早建立耐材生产、质量追溯体系的企业。

  耐火材料是河南优势产业之一。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钢洛耐实现营业收入16.41亿元、18.2亿元、20.18亿元、14.12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44亿元、2.09亿元、1.45亿元。其中,耐火材料的销售收入分别在其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86.16%、81.79%、83.51%、84.98%。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河南省耐火材料企业数量较多,在全国占比达17.18%。2020年上半年,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1048.22万吨,从产量区域分布结构看,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耐火材料产量占比达31.99%,远高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

  招股书显示,中钢洛耐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2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6亿元,募集资金运用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均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其中,中钢洛耐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年产9万吨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年产1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

  中钢洛耐表示,近年来,钢铁、有色、玻璃、玻纤、化工、矿棉以及固废/危废处理等行业对新型耐火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空间较大。募投项目在高温陶瓷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高温铝质新型耐火材料、高温镁质新型耐火材料方面进行了投资,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募投项目生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扩大该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应用,将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

  同时,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节能减排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旋律。该系列产品应用在焦化行业上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这必将对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做出巨大的贡献。该项目能够降低产品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国家相关政策。项目建成后不但能顺应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还能够满足我国高温工业的技术乃至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所需,打破国际壁垒,进而助推我国高温工业的科技进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