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海国资划定“硬指标”!组建数据企业集团、深化混改

  上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收官之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圈定了哪些重点?

  2月10日,202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并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涉及优化国资布局,深化混改,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等。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2022年市国资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奋力拼搏、迎难而上,保持国有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稳中求进,国资“家底”近26万亿

  2021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8万亿元,利润总额3469.89亿元,净利润2766.23亿元,已交税费总额2722.24亿元。截至年末,资产总额达到25.77万亿元。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延辉在会上表示,2021年,上海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八大专项行动,将国企改革引向深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达到84.6%。

  白延辉表示,2022年,上海国资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收入、利润、在沪增加值、税费总额等指标增速高于上海全市GDP增速,为上海全市多作贡献。

  根据相关安排,2022年,上海国资将以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总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注重防控风险,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注重服务大局,优化国资布局结构;

  第三,注重激发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四,注重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五,注重管好资本,提升国资监管能级;

  第六,注重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优化布局

  组建数据等企业集团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重点工作中亮点颇多。

  防控风险方面,上海国资要建立覆盖主业、投资、境外、资金、法律、财务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预警体系,着力把风险防控关口由事后向事前延伸、由表内向表外延伸、由集团向基层延伸、由内部向外部延伸。持续关注融资性贸易、应收账款、担保、表外业务等领域,严控债务、金融、法律、涉外等风险。

  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方面,上海国资将聚焦以下三大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服务重点区域发展。上海要完成国资国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发挥长新公司功能,推动“方厅水院”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积极投入五个新城建设的实施方案,协调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组建数据、康养等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企业集团。持续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集聚发展效应。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工作实施方案和“一企一‘双碳’计划”。

  ——发挥重要功能作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定位,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完善投决会运营机制,完成相关股权划转。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国资功能布局、国企改革创新发展与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做强做优金融功能,研究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试点政策举措。

  长三角投资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此次提出组建数据领域的企业集团,是上海国资超前谋划优化国资布局、主动服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大局、构筑上海未来战略优势格局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产业加速发展,意义重大。

  叶继涛说,随着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高质量的康养市场需求巨大。上海国资组建康养领域的企业集团,具有重要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既是上海国资国企以更高的站位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推进国有资产集中专业化监管,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社会效能。

  深化混改

  推动高新企业科创板上市

  白延辉指出,上海国资要围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健全机制,持续推进八大改革专项行动,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其中,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海要完善公司治理,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在实行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市管企业,试点推行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同时,上海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推动一批二三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联合重组。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2022年,上海将力争完成上海建科集团主板上市、2家至3家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已对10余家监管企业的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开展调研,研究竞争类子公司混改路径,纳入上海市国企混改综合试点。

  2022年,上海还将推动监管方式再优化,拟出台进一步深化上海法治国企的意见,全面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上线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

  培育新动能

  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上海要促进数字化转型。”白延辉说,上海将建立数据治理标准体系,推动1家至2家企业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推进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及交通、制造、商贸等N个子平台建设。梳理标杆企业、标杆场景、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3个一批”清单,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第二届创新大赛。

  同时,上海将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制定进一步支持上海市属国企打响品牌的若干措施,设立老字号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市属老字号品牌赋能平台建设。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