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长三角36所高校入选“双一流”:他们不仅是排头兵 还是“加速剂”!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14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新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145所高校榜上有名。其中,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江浙沪皖)共36所高校入选,占全国25%。

  如何利用和发挥好“高精尖”资源,一直是四地政府共议的重要命题。近年来,长三角高校纷纷成立学科联盟、长三角研究院、跨区域校地合作协同中心等,他们不仅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还创新担当,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加速剂”。

  数据:

  36所“双一流”高校占全国1/4

  “自古江南多才子”,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一直流淌在江南文脉中。如今,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位于江南核心区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也拥有阵容豪华的高等教育资源。

  数量上,根据2021年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2738所高校。其中,上海63所、江苏167所、浙江109所、安徽120所,三省一市占全国高等学府总数的16.7%。

  质量上,在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江浙沪皖共有36所高校入选,占全国25%。其中,上海、江苏两地就有30所(14+16)高校入选,占全国20%,占长三角的83%。

  三省一市入选的“一流学科”建设数达148个,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通信工程、矿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具体看,这些“一流学科”涵盖理、工、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又有涉及交叉学科的新理科、新工科、新文科,同时,既有高原,又有高峰。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所大学的一流学科数总和达106个,占长三角一流学科数的71%。

  记者了解到,除了拥有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长三角还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中科院研究机构19个,两院院士350余位,这里还是国内最早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区之一,也探索建立了一些特色鲜明的新型大学,有建成世界性高等教育高地的基础。

  受此利好,四地在产业结构布局上都形成了各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如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四地在多个产业链上逐渐形成了有序分工、错位竞争和全面协作的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这组数据背后也反映出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长三角优质高校资源高度集中在省会城市、核心城市,各省份内也都有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如苏北、皖北、浙西南等,并未受到区域内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有效辐射,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破冰:

  区域一体化高校当先锋

  高校不仅是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更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锋队。2019年底,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其实,早在2009年,江浙沪三省市就建立了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2012年,安徽省加盟长三角教育协作体。十年来,三省一市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先后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

  2018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又联合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提速发展进行了体制机制设计。

  近年来,长三角高校纷纷发挥专业特长,牵头成立长三角专业研究院,如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浙江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

  四地高校还相互建立高校联盟,共享教育科研和人才资源。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实施的“长三角六高校交换生计划”

  浙江大学倡议发起并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芜湖成立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0所高等医学院校成立的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

  还有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长三角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等。

  尝试:

  校企合作、校地融合四地开花

  同时,三省一市跨区域的校企合作、校地融合也相继开花。如位于安徽淮北的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由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方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让上海交大的陶铝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拥有“一流学科”大气科学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联合,在学校周围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中国首个“气象谷”,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南信大还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视频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南信大分中心。

  强强联合新办学校,也在长三角地区涌现。如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在浙江创办的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等跨省创办的研究机构;南京大学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共建南大苏州校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安徽省天长市合作共建设的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位于嘉兴),金华市浙中教育集团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位于金华)等跨省创办的民办独立学院等。

  此外,为进一步激活产教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还先后建立自主创新先导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各类试验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贡献智慧力量。未来,盘活科教资源、支持人才跨省有序流动等新一轮政策还将落地,高校人才“蓄水池”效应也将日渐显现,助力长三角更好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