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纾困创新并举 中小企业焕发活力

  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比增长47%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新能源、环保等新兴领域市场,仍然在开足马力生产,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应收9000万元。这家成立于2008年,主要生产高性能钛、钛合金及其他高端金属焊接管材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上半年订单已基本落实,预计全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超40%。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赴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调研中小企业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要深刻认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坚持纾困解难和支持创新发展两手抓,在贯彻落实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上下功夫,加强协调调度和政策储备,把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信心逐渐恢复,中小企业发展向好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显示,今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按可比口径环比上升0.2点,连续3个月上升。反映企业信心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6,比上月上升0.5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5个行业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2个行业持平,企业信心有所恢复。1月劳动力指数为105.6,比上月上升0.1点,其中,劳动力需求指数为98.8,上升0.4点,供应指数为112.4,下降0.3点,高于景气临界值,劳动力市场总体稳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全国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疫情汛情等复杂严峻形势考验,生产经营保持稳定恢复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高于疫情前水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9%、25.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9%、16.8%,比2019年同期增速分别高5.8个、15.4个百分点。电力大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小微企业用电量增长7.6%,进一步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历经近10年的发展与培育,我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表现更加优异。2021年11月,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占58%和20%。2021年,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营情况良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6%,比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高4.4个百分点。

  目前,国内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五成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企业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很多企业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增强发展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助企纾困,打出“1+2”政策“组合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工业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刘文强表示,在经济发展整体承压的同时,我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总体态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还有许多积极向好因素。我国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策略,为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循环畅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按照务实、精准、短期可见效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共同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以上三个文件,构成‘1+2’政策‘组合拳’,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既有利当前、又惠及长远。随着政策效果的陆续显现,我国中小企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刘文强说。

  浙江省近日出台了《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浙江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建说,在减负方面,主要包括降低融资、用能、用工、物流、涉企减费五个方面,预计全年能为企业减负400亿元。“在纾困方面,省级财政首次专门设立中小企业纾困帮扶资金3亿元,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密集、社会效益高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企业,进行纾困帮扶,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他强调说。浙江鼓励市、县(市、区)设立或统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采用专项扶助、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给予针对性纾困支持;鼓励各地对中小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给予适当补贴;提高政府采购项目预留中小企业份额、采购预付款比例,降低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比例。通过系列纾困举措,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缓解面临的困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没有改变,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的韧性持续显现,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面对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高位、海外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融资难融资贵、人民币汇率升值、应收账款增长较快、被拖欠情况增多、物流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要密切跟踪中小企业运行态势,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市场保供稳价等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采取措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帮助市场主体降成本、解难题,提高中小微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强化创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我国产业链体系完整丰富,分工精细,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生态,成为保持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说,“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做专做精,在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逐步提升中小企业集聚化、专业化水平,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2021年,湖南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4家,累计达到1301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累计达到232家,数量居全国第七,中部地区第一。下一步,湖南将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中小企业发展量质齐升目标,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两上三化”、绿色转型、品牌能力提升五大重点行动,全面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坚持主体数量、发展质量双提升,通过深入实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市场主体数量,力争“十四五”末企业达到220万户;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力争“十四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万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积极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关键能力,力争“十四五”末,培育形成50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50家产业链领航企业(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9%,就业人数占87%。他们开展了纺织行业“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选择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或协作配套能力,装备管理水平优于同行业一般水平,拥有特色化的产品、技术、工艺、配方,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信息化等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投入的企业优先入库,在创新引领、质量与品牌、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产融合作等领域加大扶植创新力度,目前,已经有171家企业入库,产生了良好的创新示范效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从事各类机械装备生产制造的企业超过91.5万户,占工业企业比重为27%;从业人员2850万人,占工业的比重为25%,是工业部门中企业市场主体和吸纳就业最广的产业部门。中小企业是机械行业主体,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分会,进一步构建主配携手、上中下游联动的产业生态圈,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助力培养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强链补链优链中发挥支撑作用。

  “到2025年,工信部将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构建起‘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示范引领更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不断做优做强,真正形成中小企业万马奔腾的繁荣景象。”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