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出货强劲!机构看好!这些公司或能把虚拟带进现实

  VR/AR产业又现利好!

  知名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近日上修了AR/VR装置2022年出货量预测数据,该数据的上修也表明在“元宇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AR/VR设备产业或“钱”途光明。

  VR/AR设备出货强劲

  机构“上修”预估数据

  具体来看,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2月1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鉴于疫情增加远距互动需求以及Oculus Quest 2压价策略,该机构将2022年AR/VR装置出货量由此前预估的1202万上修至1419万台,上修后的AR/VR装置年成长率也由此前的26.4%提升至43.9%。

  其中,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称,微软旗下的HoloLens 2和Metaverse旗下的Oculus Quest 2市场占有率分别在AR、VR居首位。

  需要指出的是,被视作初级“元宇宙”核心载体的VR/AR设备能否快速迭代成长一直是市场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虚拟显示技术日渐成熟,或助力用户体验升级。以近眼显示技术为例,硬件眩晕感、佩戴过重、视角度窄等问题眼下已有很大改观,以单晶硅为基底,可靠性高,轻量化,良率高的Micro-OLED已得到市场认可。

  VR设备的销售火爆亦是最好证明。

  以Metaverse在2020年9月发布的VR产品Oculus Quest2为例,有媒体报道称,该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1000万台。

  Meta CEO扎克伯格曾在2019年发表言论称,1000万台的Quest 2销量对于Meta创建一个综合性VR平台至关重要。“在1000万的奇点到来后,VR内容和生态系统有望出现跨越式发展,带动全球VR产业链业态重构。”

  “Metaverse议题带动品牌厂积极布局,刺激产品出货表现,但目前AR/VR装置市场并未出现爆发性成长,归因于零部件短缺问题以及新技术开发难度两大因素。”对于AR/VR设备短期的市场格局,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由于尚未有新品威胁,至少要等到2023年才有可能见到其他品牌厂的产品取代目前Oculus或微软的主流地位。

  哪些上市公司能把虚拟“带进”现实?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典型领域,虚拟现实在大众消费和垂直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头部厂商的积极布局和多款VR产品的迭代,中信证券研报更是给出了“2022年行业出货量有望同比+80%至2000万台”的积极预测。

  如此看,VR/AR产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期,而产业链上的VR光学透镜、显示面板及模组、芯片、传感器等业务将迎来“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A股中有多家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VR/AR设备的生产。那么面对这新领域的“大蛋糕”,谁家在虚拟现实领域“技高一筹”呢?

  以全球高端VR设备的主要代工厂歌尔股份为例,VR/AR业务是公司重要业务方向之一,公司在VR/AR整机及其相关的精密光学零组件等产品领域内具有相关的技术储备。相关信息显示,公司也是索尼PS VR和Oculus光学镜头供应商之一。

  众所周知,显示屏是VR成像的核心部件,AMOLED显示屏、LCOS等新型微显示技术也有望在VR产品中获得大范围应用。

  记者注意到,京东方在AMOLED面板领域的积极投入,使其有望受益VR市场对AMOLED产品需求的释放;韦尔股份收购标的北京豪威在LCOS微显示等领域积累深厚,目前LCOS产品已经在相关AR设备上实现量产。

  再如超图软件,公司的三维GIS在VR、AR技术均有应用。在业务合作方面,公司在2017年已经支持了Oculus Rift和HTC Vice的VR头盔设备,目前还支持了微软的HoloLens 2.0,以助其实现三维GIS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国内芯片厂商代表,全志科技在VR专用芯片领域储备已久。公司于2018年就展示了多款基于VR9方案的头显产品:包括GOOVIS智能眼镜、Pico头显、Emdoor VR等。公司曾表示,搭载公司VR系列芯片的整机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此外,达瑞电子、苏大维格等A股公司在VR/AR领域也有所布局。以达瑞电子为例,公司系Oculus及索尼VR设备的结构件供应商。

  “交互技术为元宇宙的底层技术之一,VR头显或成为元宇宙的接入口。”有券商研报研报表示,当前海内外巨头围绕元宇宙在软硬件、内容多维度生态布局,产业不断落地带来板块催化行情有望让VR/AR产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