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高新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回首2021年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阳泉高新区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大胆改革蹚新路,砥砺奋进谋发展,各项工作历史性地迈上了新台阶,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目标更加接近,全省开发区争先进位更加靠前,高新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更加提升,“发展看高新、投资看高新、创新看高新、环境看高新”逐步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高新区转型成势初步显现,交出了新时代高新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省、市考核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任务。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含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增长31.6%,超任务9.6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18.3%,占比较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
●转型项目。2021年阳泉高新区新开工5亿元以上重大转型项目5个,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在全省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转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39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106.6%,超目标任务(85%)21.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超省定目标任务(12%)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2亿元,增长21.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进出口总额。完成74438万元,增长42.2%,占全市的比重为56.9%。
主导产业集聚态势明显
数字经济产业特色发展。围绕“数字新基建”,推动节能数据中心建设,吸引深圳易信数据入驻,云谷、智创城7号建成投运,百度二期9#、10#模组投入运营,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23栋单体完成封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数据)通过工信部评审。围绕“数字新制造”,尊特年产1000万台智能终端项目已投上规,百纳信达分布式存储服务器、耀飞通讯等项目在载体建设完成后落地。围绕“数字新融合”,引进麟诺数据标注项目,对接博彦科技,目前运行席位100个。围绕“数字新应用”,启动Apollo Park项目建设,拓展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安防等场景,远程无人车安全中心项目已落地。围绕“数字新生态”,出台政策办法,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13家企业,智创城7号吸引20家企业入驻。举办2021中国·阳泉数字经济场景发布暨项目投资恳谈会、“智慧科技助力转型”企业入泉项目对接会等,打造数字生态环境。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煤机装备制造方面,推进华鑫电气、华益机械、建工申华等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等方面整合升级,加快智造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通用机械制造方面,阳泉阀门公司2万吨新型大口径煤气阀门项目投产,导入高端耐磨截齿、高功率激光切割、智能数控机床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链式发展。高品质蓝宝石长晶及晶加项目,目前45台单晶炉已安装完成并进行运行调试,2021年已完成投资2.6亿元,与钨钼合金材料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已奠基开工。
节能环保产业融合发展。中天智慧节能环保产业园12栋单体已封顶,8栋厂房主体结构施工中。
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发展。制订市场主体倍增计划,2021年新增“四上”企业24家。对接华远陆港集团,目前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已签约,实现当年注册、当年达规、当年入统。北京国复科技再生资源交易平台落户东区科技园,与云启正通网络货运、全天候保险代理、宏洋保险代理等达成了初步落地协议。
创新生态赋能态势明显
推进创新主体提质。发挥重点企业作用,孵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百度Apollo Park、中电产业园等成为创新发展“孵化器”。2021年以来,智创城7号、高创园、清研院等创新平台输出项目40余个。
推进创新创业升级。完成高创园“腾笼换鸟”,成立专业双创运营公司,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提质。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场景发布、数字流程服务与创新论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区赛事等,营造创新氛围。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挂牌,清研院深度参与本地企业技改和混改,创新潜力不断激发。
推进创新要素集成。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办法十三条、支持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办法十三条等政策办法。强化省校合作,与太原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深化对接,推动人才、技术等嫁接高新区。
体制机制革新重塑态势明显
做好“三制”后半篇文章。建立岗位周转池,将22个空缺绩效岗位向一线、急需岗位投放,促进岗位资源“活”起来。实施人岗相适调研和半年评定工作,一批优秀人员走上绩效岗位甚至重要领导岗位,退出一批不符合岗位需求的绩效人员,实现人岗相适。2021年共29人提拔晋升,28名考核末位人员淘汰,选派12人充实到招商产业链一线。进一步优化精准考核指标,推出“1234”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出台绩效岗位、辅助岗位、企业化管理、职称评聘等管理办法,激发了干部干事活力。2021年高新区“三化三制”绩效管理被评为全省标准化试点。
推进“三化”改革见实效。队伍建设专业化。公开引进21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8名产业项目服务专员和3名产业储备人才;成立专业人力资源公司,举办“线上+线下”企业专场招聘会6场;制定市场化特殊人才选聘工作办法以及特岗特薪、特职特聘方案,推进人才市场化、专业化。建设运营市场化。依托平台公司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促进社会资本参与高新区“园中园”建设、国企混改等工作。引入北京、深圳等国内一流人才团队,成立双创运营公司,专业化服务更高效。开放合作国际化。与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签订合作协议,导入港澳资源,加快推进国际化合作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引进全球锂电池添加剂生产制造龙头、出口型智能终端制造等项目,引入华远陆港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平台,为区内外贸企业打通通关渠道,提供国际化、便利化服务。
营商环境竞争优势明显
对标“三无”“三可”要求,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品牌。完善体制机制,开设吐槽窗口,对接“好差评”系统,设立12345高新区工作站等,接件1527单,办结1527件;以项目审批为突破,建立联席会议、常态兑现机制,落实资金达1326.61万元。重塑服务流程,在全省“30证合一”基础上,率先推出“36证合一”,截至2021年底,新增市场主体比2020年同期增长10.0%。推行“线上办、一日办,非必要、不见面”审批,简易低风险项目实现“零审批、零成本”。强化服务体验,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及“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截至2021年12月底,按4类改革方式办理涉企经营许可数量120个;推行审批权限、审批事项、联合验收、政策兑现“四个集中”,服务事项“一窗通办”;推出100项“一件事”套餐化服务,高频事项“一表通办”;设立“潮汐窗口”“24小时政务大厅”,提供延时政务服务。聚焦改革落实,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牵引,实行“政府服务承诺+企业信用承诺”双向承诺机制,并率先将承诺制事项拓展至核准类。完善“国企代建+合作共建+民企自建”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开发机制。建立领办代办队伍,构建“领导领办+招商园区分工代办+审批盯办+中介服务+智能服务”五位一体联动服务模式。2021年,出让标准地11宗,面积68.8502公顷,采用“承诺制”方式为38个企业办理手续,为26个项目开展“全代办”服务。
党建引领经济工作态势明显
持续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党建任务、经济指标“双下达”,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双挂钩”,党建责任进一步压实。抓实党建创新,保晋路“红谷商圈”等品牌在全省推广,园区招商与党建同向推进,中关村、清研院等创新平台落地即建立支部,机关党建、国企党建获评全市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高新区获批省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省级示范园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20项,已办结14项,另有6项为2021-2022两年内完成或长期推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健全完善纪检监察体系,夯实“党工委+基层党委”,持续健全一体推进“三不”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常态化管理。2021年受理问题线索21件15人2单位。
展望2022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022年,高新区将进一步在大势中把握发展趋势,在趋势中找准目标定位,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让“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速期”,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实现“高速度”,全力冲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高新区作为。
聚力产业转型
做优做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进“新基建”。积极申报国家发改委两业融合专项项目;加快智慧城市感知体系的标准化工作和城市级自动驾驶规模验证标准化工作;加快与深圳易信、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公司、亿安天下等合作,启动阳泉智慧节能数据中心建设。挖掘“新场景”。围绕“智车之城”,推进车城网大数据平台与各行业管理平台的协同,推动自动驾驶测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智慧交管、智慧停车、智慧消防等典型场景开放示范。布局“新应用”。围绕打造全国数智双碳产业标杆园区,推进数智双碳产业园建设。引入“新项目”。重点推进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信创产业等项目导入,用好本地数据资源,适度发展数据流程服务。探索“新模式”。围绕“车城网”建设,构建“政府+平台公司+生态伙伴”的推进机制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数字资产运营商、智慧出行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数字运营体系。
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方面,推动多氟多2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2022年6月投产,加速对接1万吨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VC、FEC)项目;围绕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对接一批龙头企业,推动项目落地。铝合金轻量化材料方面,重点跟进铝镁合金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及电机壳体等,推动落地工业项目。高端永磁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链;在日昌晶高品质蓝宝石投产基础上,推动产业由原材料向半导体衬底材料、外延晶片制造发展。
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储能装备方面,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项目落地。节能环保装备方面,聚焦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等领域,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园入驻率达到60%以上。泵阀产业方面,加快阀门公司完成混改,实现规模扩张和股改上市。同步导入高温、深冷等高端智能泵阀项目,打造全国一流泵阀产业基地。煤机装备方面,推动煤机装备企业在做好赋能升级的基础上,向石化装备、建筑装备、新能源装备、应急装备等方向发展。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方面,加快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推动义白路两侧业态整合搬迁。科技服务方面,用好清研院、高创园等成果转化平台,加快中试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节能环保服务方面,加快智慧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推进环境监测质控中心建设,开展咨询、诊断、评估、检测、监测、认证、运营等节能环保“一站式”服务。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加快培育无人零售、直播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场景,加快奥特莱斯、森联汽车城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平台经济方面,深化与华远陆港项目合作。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关注以绿色建材为主的循环经济、以基因检测和药物研发制造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实施四大行动
全面构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实施创新动能培育行动。建设“品牌”园区,智创城7号重点以数字经济为方向,打造“车城网+数字经济”“双碳+数字经济”品牌。清研阳泉围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发挥清研基金对项目的导入作用,吸引优质资源和技术为入区企业提质赋能。高新技术创业园在完成“腾笼换鸟”的基础上,借鉴先进运管模式,与智创城7号、清研阳泉、中国电子等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实行“品牌”服务,编制高新区双创服务标准,完善创业指导、政策服务、中介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等短板,实现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提升各园区的“吸引力”。推进“品牌”管理,推进建章立制,完善园区运营方和项目方的准入、考核、激励、退出等机制。推进资源协同,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提升对信息的统筹运用水平。做好政策研究,策划一批创新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实施改革创新赋能行动。营商环境要对标一流再深化。建立自上而下的问题检视机制、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机制,形成营商环境问题“接收—研判—交办—督办—反馈—优化”的工作闭环。深化改革,“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要再发力,政府统一服务事项要实现“全覆盖”,全代办要成为投资项目标准配置,精心打造“泉服务+”品牌。优化保障体系,从政策制定、实施、升级等方面形成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保障体系。产业发展要开放协同再融合。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循环,着眼稳定出口,千方百计稳住“基本盘”;着眼产业转移,千方百计扩大“基本面”。合作机制要解放思想再创新。牵头理顺国资国企“管和运、收和支”“两个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和内控机制“两大体系”,完善市场化开发建设、产业发展、投资控股、服务保障“四大板块”布局,形成“建产投服”综合运营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机会清单式产业推介、全国性双创大赛,大力支持区内企业走出去,参与更高层次的产品展销、技术合作等交流活动。
实施城市品质升级行动。优化空间布局,按照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要求,完成总规范围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推动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和资源要素科学重组,加快漾泉大道、义白路“新区双轴”整体规划设计,细化产业、功能定位,加强整体风貌把控,实现产业空间拓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相统一。高水平集约利用,科学制定具体地块约束性指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精准招商有机结合。加快推进青岛路、广州路、义白路“三路”改造,持续推进低效用地清理工作。完善城市功能,编制高新区路网、给排水、供热、煤气等基础设施配套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四街五路”路网建设,以路网建设带动土地开发和园区建设提速。提升配套完善度,统筹布局水电气暖等市政管网配套,加快推进东区配水厂、污水处理厂、园区供电配电和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园区供能供水保障到位。提升生活体验度,统筹安排回迁居民、产业工人、高端人才安居保障,推动棚户区改造、职工公寓、人才社区交付一批、启动一批;推动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森联汽车博览城等文创街区和特色小镇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精品城市,统筹单体建筑和整体风貌,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着力攻克重点难点,试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市政综合管廊建设。
实施要素保障攻坚行动。持续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加速造平台建厂房,有序推动“七大产业园区”平台打造,2022年保持1000亩的标准地储备,实现“地等项目”。优先建设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智慧物流园、泉东产业园(一期)等标准厂房,实现“筑巢引凤”。全面优化资金要素配置。做优做强国资金融平台,筹备设立高新区母基金,稳步扩大应急周转金业务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争取上级资金,优先保障重大转型项目落地。打造双创人才高地,围绕主导产业,深化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领军人才合作,推动中试基地、创新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强化产业人才引育,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打破产业人才“瓶颈”。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人才集团,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围绕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项目孵化与投资、人才社保与人事代理等方面,打造市场化专业化人才服务新模式。
(文章来源:阳泉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