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4.5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娘家”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太棒了,让我们繁忙工作之余有了一个可以休憩、放松的休闲场所!”日前,游仙区总工会向申通快递绵阳分公司工会移交了游仙区首个“快递员之家”。
在这个占地面积77平方米的“快递员之家”内,配备电视投影、休闲椅、充电装置等设施设备及工会相关制度等内容,解决了快递员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去年以来,市总工会持续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会组织400余个,发展会员4.5万人。
如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关键在破局,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大家庭”。市总工会早早启动了调查摸底工作,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在行业、区域等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探索规律,不断创新“八大群体”的入会和服务方式。
美好快乐“生活家”,服务职工有“广度”。绵阳工会系统以“家”的文化理念,以“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宗旨,根据企业会员的需求,在协会各企业行政方的大力支持下,建成“行业工会职工之家”。
这个“家”中,将内设户外劳动者驿站、心灵驿站、职工书屋、妈咪宝贝屋、职工法律援助站、劳动争议调解室、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站、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功能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及时、精准、贴心的服务。
正如去年6月正式成立的涪城区家政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就是有益的尝试。该阵地以“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为工作目标,以“推动力、执行力、创新力”三力为抓手,着力扩大“组织、工作、制度”三覆盖,充分发挥工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截至目前,我们共覆盖企业15家,发展工会会员6000余人,其中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5800余人。”涪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已逐步建立起“以企业工会支点、行业工会连线”的组织体系,实现工会组织横向延伸、资源融合、优势互补。
素质提升“成长家”,创业创新有“力度”。市总工会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开展专家授课、线上线下同步职业培训、技能竞赛,促使职工综合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以“助发展促就业、谋合作同创业”为中心开展工作,通过多形式搭建就业平台、加大扶持创业力度、推进合作交流,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有效开展。
建功立业“榜样家”,示范引领有“厚度”。市总工会通过把行业劳模工匠、优秀企业(工会)、先进班组(个人)等汇聚起来传承精湛技艺,并定期组织开展“党员阿姨”“细心阿姨”“爱心阿姨”“贡献阿姨”等示范明星评比活动,激发家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充实、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
同力共建“幸福家”,关心关爱有“温度”。市总工会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劳动权益维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保障员工权益上,深入开展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全面加强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及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积极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开展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应援尽援”。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