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抓好医药产业规划落地 组建产业创新“国家队”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提出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建立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民族医药企业创新、升级、发展。
医药制造业事关国计民生,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创历史新高,企业开展国际合作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国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产品结构升级任务紧迫,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质量创新成果少,仍处于追随、追赶美国等先进国家的阶段。
为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李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国家层面,要强化产业规划系统性、整体性、衔接性,统筹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医药产业竞争。一方面,抓好医药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建议组建医药产业创新“国家队”,集中国内药物创新优势科研力量,在不同主攻方向帮促和推动中国药物创新研发提速增效,并参与国际医药产业竞争。
药品合作研发方面,当前国内高校原始创新项目与企业的合作率仍然较低,李燕建议进一步优化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民族医药产业原始创新。“对具有突出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显著行业技术服务能力的高校院所,可申请为新型科研院所,允许院所内研究人员兼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有序流动,实施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吸引更多的研发人才聚集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推动基础研究产业化、市场化。”
药品研发日益全球化背景下,授权许可交易是药企快速扩充产品管线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但在后续的产业化政策方面尚存在持有人和场地变更等问题。李燕建议结合中国创新药引进和对外合作趋势,持续优化持有人制度,明确境外生产的药品上市后允许境外持有人变更为境内持有人,明确生产场地由境外转移到境内的注册路径,以尽早实现授权引进/合作开发产品的国内生产,更好地保障临床急需产品的供应同时便于监管。
在新药研发领域,李燕建议,给资本设好“红绿灯”,引导资本汇聚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
近年来随着大量资本进入新药研发领域,创新研发逐渐进入无序竞争状态,尤其创新药临床试验深陷同质化内卷,创新研发出现“拔苗式”助长。李燕表示,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而药物研发典型的特点是周期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短期的逐利行为,会遏制真正的创新研发,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药物研发的良性发展。
“给资本设好‘红绿灯’,配好‘刹车’再上路,引导资本汇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更多地支持源头创新,避免一味追逐利润的短期行为,回归创新研发本质,助力我国药物创新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李燕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