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聚才兴“古” 争当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引领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开门路引人才、千方百计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融入宁德“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五个古田”建设,争当全市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引领者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多元聚才

  构筑人才“新高地”

  古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民生需求,围绕产业引智、聚焦民生汇智、依托乡情聚智,加快人才引进,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产业引智方面,立足“中国食用菌之都”,实施“菌都英才”计划,创建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中国食用菌协会银耳产业分会等平台,集聚70多个专家团队开展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科研攻关、标准审定,编写并发布实施国家标准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选育3个新品种通过省级认定,助力古田获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等“国字号”荣誉。在民生汇智方面,针对教育、卫生、城乡建设、社会工作等民生事业,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0多人,组建名医、名师工作室31个;在全省率先开设乡村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吸引400多名大中专高校毕业生服务古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10余所院校签订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合作,为民生事业发展增添“智慧引擎”。在乡情聚智方面,彰显“临水”文化特色,打造“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集聚2000多名专家学者、海外乡贤、知名企业家开展文化研究交流;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注重发挥“侨乡”优势,在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建立在外人才工作站,推动在外乡贤智力回归、情感回归、项目回归,促成安发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益槐教授、广东盛泰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小锐等30多名人才回归创业。

  精准育才

  扩容人才“蓄水池”

  近年来,古田大力弘扬和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打造20个“四下基层”实践基地,分批次组织青年干部按两周集中3天、班级每两周进驻一个新基地的形式,开展为期4个月的研学实践活动,培育“一懂两爱”干部队伍。探索年轻干部“提前观察、岗位预热”模式,选派85名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窗口交流挂职,择优挑选46名年轻干部到乡镇任“乡村振兴助理员”,在实践历练中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储备一批具备基层治理经验的党政人才。建成全省首家乡土人才教育院,建设32家民营科研院所,打造3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选派71名科技特派员,构建“村企是教室、现场是教材”的模式,常态化、订单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培养集聚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带动实用人才整体开发,助推古田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创建名单。打造“双创”示范基地、现代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等8大平台,创设创保贷、青创贷、民富贷等多种金融产品,培育“十方田”公共品牌,撬动各类要素,全方位扶持创新创业。探索推行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经验入选国务院典型案例,“民富中心”模式得到全省推广,“发挥古田产业优势,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入选2021年“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主题展。

  创新机制

  打造人才“强磁场”

  古田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和社会事业“需求单”,出台《古田县加快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若干措施》及教育、卫生等实施细则,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绩效考评,严格奖惩、倒逼落实,切实把政策、制度、程序、分工有机结合。针对乡土人才,出台“翠屏英才”等评价认定办法,突破“论文、学历、年龄”等要求,突出能力评价、贡献评价和社会评价,将人才评审权赋予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针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将人才的选择权、评价权下放给用人单位,激发人才工作活力。成立全省首家县级人才公司,设立县级人才专项资金,五年来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开展高层次人才“代理引进”、候鸟式人才“统一聘请”、中高级人才“收储派遣”、战略性人才“委培储备”等工作,促进人才、科技、资本一体化运作。

  真情留才

  涵养人才“生态圈”

  古田县围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强化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推出“人才服务绿卡”,建设“人才驿站”“人才之家”“人才社区”30多个,举办“缘来是你”“头脑风暴”等主题活动,用心用情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联系联谊等服务。加大卫生、教育等人才“免试直通车”,给予紧缺急需人才双薪补助;做好各类人才申报认定,146人入选省、市人才计划,认定县管优秀人才315人;推荐87个创业项目获得省、市、县补助300多万元。注重人才政治引领、吸纳,建立县领导挂钩联系创业大学生、重点企业和专家人才等制度,举办“百名人才”咨政建言等活动,主动回应人才关切;建成全省首家人才主题展示馆,集中展示各类政策、载体平台、人才及其成果;在县级媒体开设人才宣传专栏,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古田县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积极的政策、更加务实的作风,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努力打造人才汇聚的洼地、创新创业的沃土,续写人才发展新篇章。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