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财政宏观调控及时有力有效

  作为一名来自金融行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副会长吴列进从业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十分关注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从今年的预算报告来看,财政在帮助企业纾困方面的力度较往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些数据表明,财政扶持企业的力度是空前的。”吴列进说。

  他认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力保障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特别是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发挥了“一竿子插到底”的优势,实现了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的双提升。同时,预算报告呈现出重点更加突出、更加公开透明、更加注重实效三大亮点,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予以充分反映,对重大改革、重大支出政策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说明,更加清楚地反映了“花了多少钱、干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效果”。

  去年,我国GDP增速达到8.1%,经济持续复苏。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列进认为,在去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疫情反复、贸易摩擦加剧的大环境下,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各项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一系列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符合实际的,是及时、有力、有效的。”

  吴列进高度评价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认为,国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抓住了重点,一系列政策科学、精准、有效。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做大做强制造业。因此,财政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吴列进说,预算报告明确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今年减税降费力度与上年相比有增无减。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这将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市场主体信心。

  吴列进还十分关注加强宏观调控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他说:“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切实加强宏观调控以防范化解风险。去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难抉择,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未来,依然要坚持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过紧日子,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做好民生保障等,是2022年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吴列进认为,这些重点工作切实体现在了预算报告中,财政部门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好了资金保障,彰显了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的有机统一。

  对于预算报告中提出的加强财政法治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持续推动内控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等任务,吴列进表示,这些举措对于理顺国家与企业、居民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调节分配、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