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泰格医药的“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临床CRO企业,从最初的50万启动资金到如今执掌千亿,泰格医药是行业的神话。

  8月25日,泰格医药发布半年报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94亿元,同比增长7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下降5.02%。

  这是10年来,泰格医药第一份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半年报。

  不是传说中的“CXO寒冬”到来了,也不是泰格医药不努力,只是这一届韭菜不行。

  事实上,得益于国内大量新冠口服药和新冠疫苗如火如荼的临床试验,泰格医药的主营业务仍然繁荣。

  报告期内,泰格医药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21.72亿元,同比增长110.16%;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3.8万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5.88%。

  来源于主营业务的净利润,也从去年半年报的5.43亿增加到今年半年报的7.71亿,增幅42%,利润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主要是新冠相关业务的成本高企,利润率不高。

  泰格医药净利润之所以下降5.02%,主要怪这届韭菜不给力,泰格医药庞大的投资产生的收益急剧下降,影响了净利润整体表现。

  自2015年开始,泰格医药就不满足于纯粹的CRO业务,开始布局投资业务,在最近2-3年其对外投资规模更是急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一级市场举足轻重的玩家之一。

  根据泰格医药半年报数据显示,其账上现有非流动性金融资产高达96.78亿,其中上市公司股份1.65亿,医药类基金48亿,非上市公司股权47亿。

  这几乎高达百亿的没有流行性的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也被泰格医药计入了每年的净利润。

  简单来说,大量未上市的医药企业的投后股权增值,这种基本无法在短期内有效变现的纸面财富,都被泰格医药计入了上市公司当期利润。

  泰格医药2020年的净利润为20.29亿,其中来自投资收益为11.38亿,占比56%;2021年净利润为33.92亿,其中投资收益为18.15亿,占比53%。从投资收益占比都超过50%来讲,泰格医药是一家副业做临床CRO的VC公司。

  如此高企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过去3年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共振的生物医药大牛市。

  各类散户韭菜和机构韭菜的疯狂涌入,使得二级市场的医药股价格屡创新高,由此带动了一级市场极大的投资热情,各类初创企业融资如烈火烹油。

  泰格医药处于临床CRO的特殊位置,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以在早期阶段布局了很多初创的Biotech企业,而一级市场的疯狂,又使得短期内这些Biotech企业的估值暴涨,给泰格医药带来了巨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韭菜开始不给力了,盛宴结束了,全球范围进入了生物医药板块的超级熊市,无论美股、港股还是A股,生物医药股票的价格飞流直下,跌去90%以上者比比皆是。

  寒冷迅速从二级市场传递到一级市场,PE和VC的投资热情急剧下降,生物医药行业饿殍满地,拿不到下一轮融资的Biotech企业大量涌现,即使能够拿到新一轮融资的幸运儿,其估值上涨的幅度也和前两年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种情况下,泰格医药账面上接近百亿的股权投资,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今年上半年,泰格医药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仍然有4.13亿,但是相比于2021年上半年的9.06亿,收益已经接近腰斩,这也是2022年上半年泰格医药整体利润下降的原因。

  之所以投资收益没有和二级市场医药板块一样暴跌,主要因为泰格医药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绝大部分是未上市公司股权,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只要公司没有破产清算,大概率仍然以最新一轮融资的一级市场估值计价。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定时炸弹”可能被引爆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被投资的Biotech公司现金流中断而宣告破产清算,或者IPO后市值低于一级市场融资估值,都有可能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数。

  所以,如果这次生物医药的资本寒冬继续持续下去,泰格医药高达百亿的对外股权投资,最终如何妥善收场,是一个行业普遍瞩目的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等到下一波生物医药的大牛市,赚个盆满钵满,前提是,大部分被泰格医药直接或者间接投资的未上市公司,能够熬过这个冬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