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者如何分散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分析

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也叫外汇风险,任何从事于国际投资、对外贸易或外汇交易的投资者都会承担这种风险。除个别外汇的汇率仍钉在美元上之外(如香港政府自1983年起把港币对美元的对换宰锁定在7.8左右的水平上),大部分外汇的兑换率时刻都处于浮动变化之中。它们主要受制于各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黄金与硬通货的储备数额,贸易的收支平衡情况等等。因为所有这些指标都是变化莫测、难以预料的,因此当投资者投资于以外币形式发行的有价金融证券时,他们除了承受与本国货币证券投资相同的风险之外,还同时承受若另外一一种货币兑换的额外风险。由于未来的汇率是不能确定的,有可能同当初投资时的水平相去甚近,所以当他们把以外币形式获得的投资收益额转换回本国货缺点的形式后,很可能同他们最初的期望和预计值大相径庭。

汇率风险

2、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也称为政治风险。各国的金融市场都与丈国家的政治局面、经济运行、财政状况、外贸交往、投资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投资于外国有价金融证券时,投资者除了承担汇率风险之外,还面临着这种特有的宏观风险。外国的经济信息和金融情报通常不像本国的那么及时和迅速,有时甚至可能很难获得’尤其是当外国政肘处于政治、经济困境或财政、金融危机时,或许会通过税收的办法或行政的「段来干预和限制外汇的兑换与流通,甚至完全禁止。从而给投资者造成证券流通和外币兑换上的困难或者损失。

3、贬值风险

这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根据费雪(Fisher)公式,投资的实际收益值大致等于名义收益值(NominalReturn)与通货膨胀率的差值,其中通货膨胀率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加以衡量。由于投资者所期望的是实际收益值,因此实际与名义收益值的羌别对于投资决策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自194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变化非常大,它曾在1980年第一季度创下了14.6的历史最高记录。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从90年代初期的两位数下降到98年的负值,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货膨胀率可以分为“期望型”和“意外型”两种。前者是投资者根据以往数据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的预估,也是他们对未来投资索求通货膨胀补偿的依据和基础;而后者则是他们料所不及、也不可能得到任何补傍的。在金融投资中,人们普遍认为3个月的短期政府债券提供了无风险收益。但严格讲,它提供的只是无风险的名义收益,因为它未曾对意外型通货膨胀提供任何补偿,因而不能使投资者在3个月之后的实际购买力得到确实而可靠的保证。据统计在从1926年到1993年的68年中,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后,美国联邦政府3个月短期债券的实际利率有28年负值。且68年的平均实际收益率几乎为零!这足以显示贬值风险的力度和广度。个别投资方式对于这两种贬值风险具有足够屏蔽作用,即投资的实际收益会随通货膨胀率的升降而有所调整,如投资子房地产和某些期货,特别是黄金。白银、钳等贵金属,将这些投资品种纳入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贬值风险。

此外,因为通货膨胀率一般很少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所以短期债券所面临的贬值风险相对于长期投资而言会比较低。尤其是政府的3个月短期债券,由于有效期限较短,故而利率容易及时随通货圈胀率的变化得到调整和修正,使期望贬值风险得到减弱。因此它们也是浮动游标。但是,一般说来,债券的期限愈长,它所隐含的贬值风险也愈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