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过程中如何提升投资水平?有哪些重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过程研究案例分析

过程研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极为重要,而大量的案例分析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各种“过程”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下文将提供多例“过程”的分析,经过多起看似平淡案例的过程追踪,希望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使大家的投资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案例一

是否进行过程研究一年复合收益率31%与17%——高手与高手之间的收益率差距

巴菲特是进行过程研究的高手,这一点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

巴菲特并于心算,对于每一只目标股票,巴菲特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其以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方式进行估值。

他的计算公式展开来就是:

公司价值=第1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第2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2+第3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3十第4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4十第5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5+第6年自由现金流/(1+折现率)6+......公司债务。

投资过程中如何提升投资水平?有哪些重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自由现金流是一种财务数据,用来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的现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即将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是公司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

自由现金流量可简单地表述为“利润+折旧-投资(维持性投资)”。

抛开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说,我们发现一个关键所在!只要是照这种:方法去估算一家公司的价值,就必须尽量准确地去预测公司未来数年的自由现金流,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公司业务(包括收入和利润)的开展和增长在时间过程上的进度进程做出有效的判断,也就是说要考虑“时间价值”。因为即便你预测对了公司未来5年的自由现金流总和,但是如果你把实际上第5年才发生的现金流预测到了第2年或者第3年,由于不同年份自由现金流在折现时所除以的(1+折现率)的乘方不同,那最终给公司估值的结果也会大为不同。

在亚当.史密斯所著的《超级金钱》一书中,巴菲特向作者介绍了格雷厄姆的另一位信徒名叫赫伯特,他与巴菲特师出同门,自然投资理念颇有相通之处,他们都注重股票的内在价值,要求购买价格一定要低于内在价值。但赫伯特似乎永远不去考虑收益的时间价值。

例如,赫伯特购买一只叫“PennCentral"债券,他认为该债券由匹兹堡铁路公司和埃里克铁路公司做抵押担保,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好的。尽管等待的时间会很长,甚至有可能像作者所说的“等上20年”,但是结果是确定的,所以挣钱是肯定的。

赫伯特认为“这能使我安枕无忧,我不着急,好事总是多磨”。

我想,如果换做巴菲特,他一定会着急的,因为,如果等待的时间真的很长,那么按照一定的折现率算下来,净现值很可能显示这笔投资是得不偿失的。

结果是显然的,从1956年到1969年,注重时间价值从而注重过程研究的巴菲特取得了年复合收益率31%的惊人战绩,而赫伯特虽然在15年内取得了年复合增长率17%的辉煌战绩,但是和巴菲特相比就差太远了。

“早投资”代表:假设是买保险或者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每年年初投资1万元,等额连续投资15年,从第16年起就不用继续投资了,每年能够稳定有10%的固定收益,那么这笔连续投人的15万元,到第40年年终时会增值到多少钱?

“晚投资”代表:按照“早投资”同样的方式投资,只是比“早投资”晚了3年,但是其在剩下的37年里连续每年都不间断地投资1万元,总计投资37万元。

“晚14年”表示在第15年才开始投资,但是其为了追赶早投资的两位朋友,每年投资越投越多。

我们看出“晚投资”者连续投资了37年,相对早投资者的15万元,足足多投资了22万元,但是由于晚投了3年,到第40年结束的时候,能获得总金额363.04万元,还是少于“早投资”者。这不能不让我们感慨资金的时间价值。

再看这位到第15年才开始投资的朋友,他前后一共投资了151万元,足足是“早投资”的10倍,才终于在40年的时候迫上了“早投资”者。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